中国无"药妆"说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5825
颗粒名称: 中国无"药妆"说法
分类号: C913.33
摘要: 在药店销售的化妆品,被不少消费者称为“药妆”。但有专家指出,中国的化妆品定义中并无“药妆”的说法。据了解,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 在药妆店购买化妆品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化妆品的销售量甚至占药妆店总销售额的40%~60%。据有关数据显示,日本的药妆店已有1.6万家,其中药品类销售所占的比例不足1/3;美国每年的药妆销售额达10亿多美元,约有3000多万人在使用药妆类脸部保养品。在国内,随着药店销售化妆品这一销售模式的发展,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妆品被某些商家打出了“药妆”的名号。
关键词: 化妆品 药品 消费者

内容

在药店销售的化妆品,被不少消费者称为“药妆”。据悉,“药妆”概念源自欧美,是指介于药品和美容品之间的产品,如去青春痘系列、含氟化物牙膏、去头皮屑洗发水、有助睡眠的芳香油等。但有专家指出,中国的化妆品定义中并无“药妆”的说法。据了解,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 在药妆店购买化妆品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化妆品的销售量甚至占药妆店总销售额的40%~60%。据有关数据显示,日本的药妆店已有1.6万家,其中药品类销售所占的比例不足1/3;美国每年的药妆销售额达10亿多美元,约有3000多万人在使用药妆类脸部保养品。在国内,随着药店销售化妆品这一销售模式的发展,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妆品被某些商家打出了“药妆”的名号。专家特别指出,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卫生部化妆品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疾控中心杜达安指出,中国并不存在药妆的提法,目前国家对化妆品的管理规范中,对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统称为特殊用途化妆品;而生产特殊用途的化妆品,必须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取得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一些进口化妆品在国外或许被称作药妆,但在中国要么是药品,要么是化妆品,两者是不能混合的,否则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