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政法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5555
颗粒名称: 加强政法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分类号: D920.1
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为政法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 政法工作 社会和谐

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为政法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政法战线的广大干部一定要站在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站在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以更加求实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着眼和谐,致力和谐,促进和谐。
  首先,要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使命。政法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重大政治使命。衡量政法工作的成效,一方面要看是否化解了矛盾纠纷,是否理顺了群众情绪,是否促进了社会和谐;另一方面要看是否确保了政法要素优化配置到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是否确保了法律手段有效作用于经济发展全过程,是否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有序的环境。
  第二,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意识,真正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打牢政法干警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认真研究实施各项便民利民为民的工作措施,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社会风险预警机制,着重做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和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工作。要把人民群众的发展共识凝聚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上,把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创建活力集中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让全体人民共建共亨社会和谐。
  第三,要把维护社会公年主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司法的终极目标,是政法机关执法活动的永恒主题和灵魂。要把严格执法、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作为维护政法机关公信力和司法权威的根本途径。要牢固树立公平止义的理念,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快突破影响和制约政法工作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束缚和保障性困扰,努力提高执法水平。要坚持公正高效执法,把公平和正义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并贯彻到所有执法活动中,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高度重视办案效率,努力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要严格贯彻实体与程序并重的原则,在确保实体公正的基础上,严格依照法律程序执法办案,推动程序的公开、民主、平等、独立、科学,切实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要把统筹兼顾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方法。政法机关在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加强党的领导与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二是严格执法与三个效果的关系。政法机关应严格依法办事,同时在个案处理上也应从执法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出发,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灵活处理。三是维护稳定与保障人权的关系。政法机关既要从大局出发,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突出治安问题,又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当事人、犯罪嫌疑人、服刑人员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四是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要通过提高政法水平,把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强化管理。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高茂木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