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教育对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4691
颗粒名称: 学困生的教育对策
分类号: G444
摘要: 当前,有为数不多的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制约、个体的非智力因素等原因,表现出情绪消极、抑郁、失望、急躁、焦虑甚至厌学等心理状态。
关键词: 学困生 心理教育 教育对策

内容

当前,有为数不多的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制约、个体的非智力因素等原因,表现出情绪消极、抑郁、失望、急躁、焦虑甚至厌学等心理状态。教育心理学上把具有这些心理特征的学生称作学困生。学困生的出现,表明当今的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要转化学困生的消极情绪,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重塑他们对学习、生活的信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作为教育机构,学校可以增设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在于端正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调整其情绪状态。课程教学可采用主题班会、辩论会、专题讲座、活动探究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作为教育主导者,教师和家长应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心理辅导的过程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平等关系。谈话是
  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方式,它犹如心灵沟通的渠道和桥梁,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一剂良药。教师与家长应善于发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遵循 “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教育原则,对他们的心理障碍进行引导疏通,重塑他们的信心,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教育的主体,学困生应磨炼自身的意志品质。不能正确认识失败和挫折的生活意义,是造成大多数学困生意志薄弱品质不够坚定的主要原因。学困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敢于直面自身的不足,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不良的情绪状态稍除心理疾病,让自己的心灵充满阳光。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陶雪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