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4687
颗粒名称: 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
分类号: G42
摘要: 新课程标准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在教材的编排上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
关键词: 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 教学理论

内容

新课程标准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在教材的编排上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笔者经过近二十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初步构建了略读课文的基本教学模式(常式),即“自读一交流——积累(扩展)”。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又构建了若干个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教学模式(变式),如自主选择式、质疑解疑式、重点阅读式、自测互评式等。下面就这几种模式谈谈怎样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实施。自读阶段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阶段。即先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我们对略读课文理解的要求不宜过高,但对默读速度的培养应予以重视。因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略读、浏览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交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阶段。即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或交流自读体会,或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积累扩展阶段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提高阶段。这一阶段,既可侧重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又可侧重向课外扩展、延伸。至于侧重什么,应视文章内容和特点而定,不宜贪多求全。具体可以做如下几个变通。一是自主选择式。该模式一般适合于篇幅较长的课文,若干内容属于并列关系的课文,可以多角度体会、理解的课文。如《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小英雄雨来》等。
  二是质疑解疑式。该模式一般适合于含有较难理解的句段的课文,学生初读后易产生疑问的课文。如《高粱情》、《尊严》、《黄河魂》等。
  三是重点阅读式。该模式适合于重点内容比较明确的课文。如《三峡之秋》、《山雨》、《雪猴》等。
  四是自测互评式。即围绕教材安排的课后习题或教师设计的习题自读思考、做答(即进行自测)。该模式适合于内容比较浅显、语言通俗易懂、全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课文。如《大瀑布的葬礼》、《猎人海力布》、《桂花雨》等。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万红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