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无新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715
颗粒名称: 书无新旧
分类号: G792
摘要: 记得以前每次去书店,总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满眼都是喜欢的书,恨不得把整个书店都搬回家。如今出版业更加繁荣,进了书店却没有了原来的感觉,经常是淘书半天,最后一无所荻。其实我对书的要求并不高,若是哪一本书能被我读完了还想读,就是不错的书,能被读旧了,肯定是本好书。
关键词: 读书 书无新旧

内容

记得以前每次去书店,总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满眼都是喜欢的书,恨不得把整个书店都搬回家。如今出版业更加繁荣,进了书店却没有了原来的感觉,经常是淘书半天,最后一无所荻。其实我对书的要求并不高,若是哪一本书能被我读完了还想读,就是不错的书,能被读旧了,肯定是本好书。我最渴塑的就是买到一本能被我读旧的书。
  不过这个愿望很不容易实现。因为有的书还没读就已经旧了,尽管刚刚出版,却彼有新名,是新瓶装旧酒。有的书只有一时之新,像如今某些粉屋登场的明星,风骚一时,却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原因是书本身的价值不高,尽管炒作,尽管轰动,还是难有持久的生命力,被人弃之如敝屣。
  读书人对书最薄情,有喜新厌旧的本性,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汲取的过租。读书不讲究奉献,只求索取,读书人与书之间永远那是一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看到耳目一新的书,任何读书人那会像好色的登徒子一样怦然心动。人对书有着永远不能满足的占有欲望,每个读书人都希望自己书架上全是秀色可餐的好书。迓许正因为书与人有这种特点,淘书便成为许多读书人的共同嗜好,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机遇很少,更多的是看起来风情万种,一见钟情,却不能长相厮守的书。
  然而,读书不仅仅是猎奇猎艳,成熟的读书人渴望读到能给人以启迪、令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新书,同时也不厌弃旧书。一本好的书,应该是让人读过之后还想再读,就像有割舍不去的情谊,每次读都像新婚久别,不免卿卿我我。我书桌上有几本书,现在已经纸质发黃,虫宏鼠噬,而内容常读常新,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每读一次,都会有所收获,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经典。
  一个民族,如果只有新书,而无可以称之为经典的旧书,说明这个民族缺少丈化底蕴。有旧书而无代表人类最先进思想的新书,则说明这个民族缺少活力。一个人只读新书而不读旧书,说明此人浮躁。只读旧书而不读新书,则说明此人没有时代感,是个精神上的遗老。书籍本身只是由不同纸质、不同丈字装订成的册子,内在的东西,才是其灵魂。有了灵魂的书,永远是新的,没有灵魂的书,只是一具空有躯体的僵尸。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国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