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农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102
颗粒名称: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农村
分类号: F303.3
摘要: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党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城乡发展 城乡建设

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党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那么如何构建和谐农村呢?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一要做大做强高附加值的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一批有区域和市场知名度的特色品牌,使主导产业区域化、特色化、品牌化。二要培育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户组织化水平,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三要构建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有效整合各种信息网络服务资源,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四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五要建立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对“三农”的带动作用和 “三农”对“三化”的促进作用。
  改善基础设施,关注民本民生。一是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实施卫生院(所)改造工程,提升农村卫生院(所)装备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真正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切实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条件。积极推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村入户,促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四是完善各项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拓宽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他们学得到艺、挣得到钱。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关键。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储备各类农村适用人才。要创造农村教学培训条件,适时进行各种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广大农民的学习热情。要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争每个青年农民掌握两门以上职业技能或实用技术。要全面启动农民创业培植工程,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培植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业大户和农民企业家。要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和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农村技术骨干和农村致富带头人。
  建设和谐文化,提升文明程度。构建和谐农村,必须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要切实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通过文化影响人心的力量,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
  (作者系袁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兰书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