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助推宜春经济强劲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0454
颗粒名称: 壮大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助推宜春经济强劲发展
分类号: G710
摘要: 建立符合宜春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结合宜春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建立符合实际的职业技能教育、培养体系,突出政府推动和宏观调控,发挥职业院校的基地作用,强化企业培训主体功能,形成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以企业行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技能人才 职业技能 经济发展

内容

随着我市改革开放的深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加快培养和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手艺高超的技能人才队伍已迫在眉睫。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推动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发展。要从工业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科学人才观,把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全市大教育发展之中通盘考虑、统筹规划,把技能人才培养列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当中重点抓好,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落实责任,积极推动技工教育、职业培训事业向前发展。建立符合宜春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结合宜春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建立符合实际的职业技能教育、培养体系,突出政府推动和宏观调控,发挥职业院校的基地作用,强化企业培训主体功能,形成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以企业行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我市现有60家各类社会团体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根据我市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赣西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重点培养宜春第二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必须围绕宜春经济建设中心,围绕企业和本地经济发展重点产业做文章,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根据经济和产业发展规模及所需技能人才数量的需求关系,到2010年宜春市需要技能人才达10万,其中高技能人才3万,中级技能人才4万,初级技能人才3万。宜春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未雨绸缪,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做大培养规模,做好专业结构调整,在积极办好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缝纫等具有传统特色的专业的同时,着眼经济发展方向,发展好制药、汽车维修、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以满足我市支柱产业、新兴行业发展变化的需求。构建多层次的奖励激励机制,积极鼓励技能人才创业创新。一是改进技能考评制度。要打破学历、资历、资格等条件限制,逐步建立以能力为导向、以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和技能鉴定体系,为技能人才月彌丽出创造条件。二是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要确立以岗定薪、凭业绩和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薪酬机制,将技能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与所在岗位、所持有的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三是建立技能比赛与技术等级相衔接制度。对参加全国和省市区技能比赛获奖的优秀选手,允许其直接或破格晋升相关技术等级。四是建立技能人才奖励和高技能人才津贴制度。对获得各种荣誉称号、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实行政府津贴制度;对获得技师和高级技师等职称的高技能人才实行政府津贴。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付俊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