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鹰潭市委党校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7》
唯一号: 141031020230000331
机构名称: 中共鹰潭市委党校
文件路径: 1410/01/object/PDF/1410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B00028_00.pdf
起始时间: 一九八三年

机构描述

中共鹰潭市委党校于一九八三年底随省辖鹰潭市的成立建立,至今已有二十四年的历史。中共鹰潭市委党校是在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市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建校以来,党校历任领导带领全体教职员工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干部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鹰潭市委党校已成为一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科研力量较为雄厚,基础设施较为齐全的市级党校,较好地发挥了党校培训轮训本市党政领导干部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中共鹰潭市委党校与鹰潭市行政学院、鹰潭市社会主义学院实行三块牌子一个机构,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体制。党校校长由市委副书记兼任,行政学院院长由常务副市长兼任,社会主义学院由市委统战部部长兼任。党校日常工作由常务副校长主持。党校下设办公室、总务科、教务科、函授办公室、理论研究室、图书资料室、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法学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公共管理学教研室、党史党建教研室、科技信息教育中心、统战理论教研室及校总支等13个机构。现有在职教工45人,其中,教师19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助教1人。 学校占地62亩,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有教学楼、世纪楼、学员楼、食堂、教工宿舍楼及文体活动场所。有教室15间,可同时容纳近2000人上课,学校各种配套设施较为齐全,能较好地满足办学的需要。校园环境优美,绿草如茵、绿树成荫、建有怡心园、清风亭等,构成了错落有致、布局有序、四季常青、四时花开、鸟语花香的花园式学校,是理想的学习场所。学校有图书馆,藏书近4万册,订有各类报刊近80种。学校注重信息化建设,有电脑近60台,能满足教学办公的需要。有多媒体教室4间,开通了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网B级站。有能保证学员和教工用餐的食堂,另还有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专门活动场所,基本上能满足本市干部大教育大培训的需求。 教学是党校(学院)的中心工作。学校树立教学立校的思想,按照大教育大培训要求和“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新布局,构建教学新体系,全面贯彻党校教育方针,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注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和干部培训质量都得到不断提高,培训轮训了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为本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仅2004年以来,学校共举办主体班次15期,轮训培训领导干部近千人次。其他各类培训班134期,共培训学员近12000人次。党校函授教育稳定发展。2003年至2006年学校函授大专、本科共招生1386人。在2003~2004年度、2005~2006年度全省党校系统函授大检查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学区,在考务管理考评中连续三年被全省函授系统评为“一类考区”。 理论研究是党校(学院)教学工作的基础。学校树立科研强校的思想,坚持科研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服务的“四个服务”方向,实施精品工程,努力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始终把科研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科研成果不断涌现。2004年以来在全省重大理论研讨会上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5人次,完成全省党校系统课题一项,市级课题10项,出版专著一部,公开发表论文128篇(其中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45篇)。科研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有的科研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咨询、参考,有的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复印。 行政后勤是党校(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保障。学校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图书资料建设,教学设施现代化建设等,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以来,学校在校园建设上舍得投入,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①对401、402、403教室和梯形教室进行了装修改造,新增了空调、多媒体设备,为主体班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②用光缆连通政府网,建成了连通各科室的学校局域网。③党校有了自己的网页,使对外宣传更为快捷、便利。④进一步加强校园建设,校容校貌有了新变化。如改造了花坛,拓宽了教学楼前两边的路面,新建了标准化的塑胶羽毛球场,种植了草木,学校的基础设施大为改观。⑤改善学员宿舍条件,学员楼全部安装了空调。⑥2006年建成党校电子阅览室。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7

《鹰潭年鉴.2007》

本年鉴主要收录2006年鹰潭市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的情况,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辅助资料三个部分,内容包括:特载、大事记、专记、市情概览、军事、法治、工业园区、城乡建设等数十个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