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7967
颗粒名称: 商贸
分类号: F727.56
页数: 7
页码: 157-1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7年鹰潭市商贸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外贸、商业、粮食、供销、盐业、烟草专卖、石油等。
关键词: 鹰潭市 商贸 贸易经济

内容

外贸
  【概述】2007年,市外经贸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外经贸厅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不断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狠抓外经贸服务,提升外贸整体竞争力,努力克服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家调整出口宏观政策一系列对外经贸发展的影响,确保了鹰潭外经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外贸出口达9790万美元,同比增长103.2%.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75%。完成计划进度和出口增幅在全省十一个设区市中均位居第二;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6家,合同外资额8290.88万美元;2家外经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
  【组团参加广交会】4月15—30日,鹰潭市组织了江西中轻五金刀剪有限公司和江西科路光学有限公司2家企业,参加了第101届广交会,合同金额600万美元。
  10月15-30日,鹰潭市组织了鹰潭市托普贸易塑仕贸易有限公司、江西中轻五金J1剪有限公司、江西科路光学有限公司、江西南方照明有限公司、贵溪定邦工艺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参加第102届广交会,合同金额1500万美元。
  【新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一、1月15日,批准中国台湾地区廖文艺投资设立台商独资企业——鹰潭艺文工艺品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30万美元,主要生产销售木雕漆器工艺品。
  二、5月17日,批准香港金色太平洋有限公司投资设立香港独资企业——江西富欣鞋业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64万美元,主要生产销售鞋制品。
  三、8月10日,批准泰来国际有限公司、时代(香港)有限公司和鸿图环球有限公司三家共同投资设立香港独资企业——鹰潭市龙虎山朋德酒店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300万美元,主要是宾馆业的建设与经营。
  四、8月24日,批准鹰潭益华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乔纳森,永君,宋共同投资设立中外合资企业——鹰潭华瑞担保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2000万美元,外资额为1857万美元,主要从事各种担保业务。
  五、10月12日,批准澳大利亚蔡明投资设立外商独资企业——江西同创铜业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300万美元,主要加工销售铜系列产品。
  六、10月18日,批准中国台湾省台南市沈江泉投资设立台商独资企业——鹰潭市江泉鞋业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480万美元,主要生产销售鞋制品。
  七、10月24日,批准日本环宇商事会社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外商独资企业——江西融都百货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800万美元,主要经营百货。
  八、10月30日,批准中国台湾地区魏荣展投资设立台商独资企业——鹰潭市展荣服饰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540万美元,主要生产各类服装。
  九、11月2日,批准中国台湾地区沈亭强投资设立台商独资企业——鹰潭福茂再生金属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主要生产销售铜系列产品。
  十、11月2日,批准中国香港洪建军投资设立香港独资企业——鹰潭海丽华铜业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主要生产销售铜系列产品。
  十一、11月5日,批准美国徐建国投资设立外商独资企业——鹰潭晴崎光学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268万美元,主要生产销售光学眼镜。
  十二、11月5日,批准中国台湾地区施秀金投资设立台商独资企业——鹰潭万富丽光学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258万美元,主要生产销售光学眼镜。
  十三、11月6日,批准宁波兴业电子铜带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乌尔宾斯冶金厂股份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中外合资企业——鹰潭乌尔巴兴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620万美元,外资额为310万美元,主要为铜材加工销售。
  十四、11月29日, 批准香港WWCCORPORATIONLIMITED出资收购贵溪市亿新铜业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662.5万美元,主要从事铜产品加工销售。
  十五、12月18日,批准香港盛发贸易有限公司投资设立香港独资企业——江西佘太翠玉实业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主要生产销售翡翠、玉石材制品。
  (黄志梅)
  【市外经贸局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局长、党组书记:李建平(-200710)
  乐文红(女,2007.11-)
  副局长:肖永进 童冬根(-20071)洪晓明(-200710)
  纪检组长:汪少波
  商业
  【概述】2007年,鹰潭市内贸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内贸办的指导下,各项业务工作稳步推进,保障了市场供应的基本稳定。
  【加强内贸行业管理为重点,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一是保证了以猪肉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在冰雪灾害天气期间,建立了屠宰企业的日报制度,完善了应急机制,与养殖大户签订了猪源供应合同书,确保了节日市场供应。
  二是开展了猪肉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屠宰企业全部承诺肉品质量安全;同时建立和规范了屠宰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各县(市)还根据实际,分别采取配送制、集中屠宰点、屠工制等办法,按期实现了本市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目标,并经省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市场运行监测工作,市直14个样本企业全部配置了电脑、传真机、打字机等信息报送设备,信息报送率95%以上。
  四是完成了鹰潭市主城区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
  五是按照《拍卖法》的要求,对本市拍卖企业开展初审工作,本市现有5个拍卖企业全部合格,有“重合同、守信用”AA级企业2个。
  六是按照商务部、省内贸行管办要求,积极指导相关企业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经验收合格农资农家店103个,其中乡级店17个,村级店86个,这些农家店均分布在本市15个乡镇和85个行政村,争取商务部和省政府资金支持69.32万元。
  七是完成市政府交给的紧急调运3万支蜡烛到贵溪市政府,以确保该市部分乡镇因冰雪停电过年照明问题的解决。
  八是开展了本市申报“中华老字号”工作,对贵溪市的“龙兴铺灯芯糕”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及调研工作,该品牌已通过商务部组织的初评。
  【加强社会商业行业管理】一是按照省拍卖工作的相关要求,加强拍卖企业的规范操作;二是加强烹饪协会工作,推进餐饮行业规范化管理。
  (李爱华)
  粮食
  【概述】2007年,全市粮食系统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粮食局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现鹰潭超常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四大一新”发展思路,紧密结合粮食工作实际,突出“服务农民、服务企业、服务民生”三项工作重点,切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勤勉务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各项粮食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粮食收购】2007年粮食收购在市场化收购的环境下仍然取得较好成绩,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共收购稻谷4.16亿公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稻谷1.87亿公斤,使农民从售粮中得到更多收益。市粮食局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第一,加强市场监测,密切关注粮价走势,分析粮价上涨对收购可能带来的影响,指导企业创新收购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提前做好仓容、资金、设施、设备等各方面的准备。第二,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确保不拒收、不限收,不短斤少两,不压级压价,不打白条,做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满意。第三,开展“政策服务进农户、满意售粮在我局(所、库)”活动,印发粮食政策与储粮科普知识宣传单1200余份,派出50余名市、县(市、区)局机关人员,深入23个村委会、42个村小组、265户种粮农户进行政策宣传和科学储粮技术指导。第四,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监管。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联合工商部门,出台了对市内粮食收购市场的八条新管理措施,重点查处无证无照等违法收购行为,保护各类合法收购主体利益,保障粮食收购市场健康有序、规范运行。
  【依法管粮】为推进全市依法行政、依法管粮工作的进展,2007年市粮食局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进一步明确市、县(市、区)两级粮食行政执法职责和权限.理顺市县关系,避免交叉或重复执法现象。同时,加强市县间的执法工作沟通,建立行政执法信息沟通联络机制。二是强化服务,依法行政。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印制了粮食监督检查及行政许可服务指南、建立了市局政务网站。在加强粮食行政许可事项、开展粮食监督检查过程中,坚持服务第一、依法办事的原则,方便了广大粮食经营者,保障了经营者权益,树立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完善了政务公开制度。建立了《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政务公开制度,在市局政府网站开辟了政策法规、政务公开、执法监督、监督投拆专栏,加大了行政执法的公开力度。四是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责,组织开展了军粮供应网点资格管理专项检查、全市粮食库存检查、省级储备粮出库监管、全市粮食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50人次,取缔无证无照收购点30个,有效地规范了粮食流通秩序,保护了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注民生】市直粮食企业改制后,市粮食局十分关注已下岗的职工生活,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通过做优做强国有粮食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经济实力,努力增加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二是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逐步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下岗职工就业。三是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民生工程”政策,及时为152名优扶对象(职工)办理了基本医疗保险、各种补贴补助等,使他们及时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政风行风评议】根据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2007年6月至10月,市粮食局组织开展了全市粮食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结合全市开展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在工作紧、人员少的情况下,两项活动的开展做到了组织有力、工作扎实、亮点突出、成效明显,有利地推动了全市粮食工作,促进了粮食系统政风行风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树立了清正廉明、公开公正、务实高效的机关形象。通过两项活动的开展,使全市粮食系统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市粮食局荣获“2007年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优秀组织奖”,受到市政府表彰,考核在全省十一个设区市粮食局中排名第4位。
  【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市直粮食系统原有7家国有企业,共计职工1712人。已完成改制的企业6家,解除职工身份1297人,但仍有一家415人企业未改制,改革与稳定的压力很大。对此,市粮食局思想上特别重视,力量上特别加强,经费上特别保障,成功实现了“三无”,即:无非正常上访、无因粮食系统的工作原因而越级上访、无群体上访,较好地维护了一方平安。2007年度,荣获全市“综治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计生工作方面,克服企业改制、人员分散、管理难度大的困难,目标管理考核年年达标。
  (李永敏)
  【市粮食局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局长、党委书记:倪饶生
  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董仁寿
  副局长:朱福兴 夏忠频
  市粮油储运公司党委书记、经理:邵卫平
  供销
  【概述】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社的精心指导下,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按照“坚持一个宗旨,夯实两个基础,融入三个中心,构建四大网络”(坚持一个宗旨,夯实两个基础,融入三个中心,构建四大,网络: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夯实县、基两级社基础;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之中:构建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农副产品市场购销、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网络。)的总体思路,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各项事业都取得较好成绩。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年终综合考评中,市供销合作社荣获“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2007年综合考评一等奖”,贵溪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荣获“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2007年综合考评‘十佳县级供销合作社”’荣誉称号。
  【夯实“两个基础”,争取更快发展】在夯实基层供销社基础工作中,重点抓四件事:(1)抓基层社建制调整工作。按照新形势、新任务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合理设置基层社,建设好中心社。(2)创新基层社体制和机制,按照合作制要求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激发基层社的生机和活力。(3)转变基层社职能,把服务“三农”、构建“四大网络”、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基层社主要职责。(4)加强基层社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夯实县级供销社基础工作中,重点是稳定机构和机关队伍:加强机关干部整体素质教育,健全机关制度,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将县级社的工作职能转移到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监督上来,重点推进辖区“四大网络”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强社有资产管理和运营,利用各方面优势条件,发展新的企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07年底,全系统社属企业和基层社的改制改造面达100%,职工身份置换率达92%;29个基层社已调整为4个中心社、19个基层社、6个专业社:县级供销社机关均已纳人参照公务员管理范筹,机构、队伍、人心得到稳定:社有资产管理和运营得到全面加强,效益进一步提高;2007年全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200多万元。这些工作,为供销社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加强“四大网络”建设,促进农村现代流通】通过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四大网络”建设得到全面推进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农副产品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有新发展。到2007年底,全系统建设较为规范的专业合作社32个,发展基层综合服务组织91个、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6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2个、农业专业行业协会6个,这些流通服务组织去年带动和联系农户7200多户,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总额达8430多万元,助农增收700多万元。二是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建设更加完善。到2007年年底,全系统发展农资连锁经营企业6家、连锁配送中心9个、连锁直营店159个、连锁加盟店78个、乡村农资农家店95个,农资连锁经营销售总额达2亿元,同比增长30%。三是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06年开始试点,到2007年已新建日用消费品县级超市3个、乡(镇)级超市20个,改造村级农家店150个, 日用消费品连锁销售总额完成4000多万元。四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到2007年年底,全系统已发展再生资源回收网络129个、再生资源交易市场5个、再生资源加工企业5个、再生资源行业协会2个,完成再生资源回收总额4639万元、加工产值900万元,较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2.5%和9.4%。
  【做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为实现经营和效益同步增长,系统上下倾策倾力,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抓好存量资产管理和运营,充分发挥资产的最佳效益;二是加强企业经营、财务、劳动等综合管理,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三是挖掘企业资源,改造、提升,整合、优化传统经营网点,强力推行连锁配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做大商品经营规模;四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服务“三农”中延伸和拓展为农服务项目及领域,在服务中求发展;五是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把握市场,努力开拓新的经营业务,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2007年,全系统完成商品销售总额5.52亿元,盈亏扎抵实现利润190.2万元,较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0.4%和21.4%。其中,农资销售总额3.99亿元,农副产品销售总额8436万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2%和20%,带动和联系农户7200余户,帮助农民增收700余万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7%和18%。
  【积极开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从2007年4月到10月底,市社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为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市社以此为契机,一是广泛征求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意见,了解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利加以整改。二是根据机关实际,对相关制度和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根据实际需要对制度作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三是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激发了机关干部的工作热情。四是动员机关干部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调研,撰写调研文章,为供销社改革发展提出好的思路和方法。五是机关干部对自身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查摆原因,扎实整改。从而使整个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得到大的改观,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全市供销社主任会议召开】3月16日召开全市供销社主任会议,各县(市、区)供销社主任、部分基层社主任出席。会议传达贯彻了全省供销合作社主任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了2006年的工作,部署了2007年的工作,表彰了2006年度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潘赞海,市政府副市长戴春英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全省供销社系统年终综合考评组来鹰考评】2007年1月19-21日,由省社组织的全省供销社系统年终综合考评组来到鹰潭,对全市供销社系统2006年综合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通过考核评比,市供销社获“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2006年综合考评一等奖”,贵溪市供销社获“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2006年综合考评‘十佳县级供销社’”荣誉称号。
  (胡小珠)
  【市供销社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党组书记、主任:胡志新
  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和胜 吴官富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盛辉明
  盐 业
  【概述】2007年鹰潭盐业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盐业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理念,努力营造尊重、和谐、向上、进取的员工群体氛围,结合“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扎实工作,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主要经济指标,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销售计划8999吨,完成8881吨,占年计划的98.69%,与上年1.02万余吨相比,下降12.16%,其中包装盐计划为6719吨,实际完成6160吨,占年计划的91.68%,与上年同期6738吨相比下8.6%,包装盐占销售总量的比重为69%,销售收入1487万元,与上年同期1338万元相比增长11.14%,实现利润971万元,货款回笼率100%。
  【业务管理】围绕销售中心工作,实行全员盐政,全员销售的方针,对整个辖销区市场进行认真细致分析研究,建立完善营销网络,制定了《食(碘)盐零售许可证管理制度》、《零售网点调查表》、《乡、镇(场)至各行政村自然村里程调查表》、《访送销登记表》,并对团队机关大型酒店、餐饮业等集团用户建立档案,全销区共设3055个网点,其中零售网点2896个,食品加工用盐网点103个,集团用户网点35个,工业用盐网点21个;制定配送线路28条,其中余江4条,贵溪10条,余干10条,万年4条,为减少中间环节,节省运输费,开展站台直拨业务和售后服务,节约费用1.6万元,为了进一步落实销售计划,采取以配送站为单位对销售任务、盐政费用进行分解、包干,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稳步推进“两网并一网,两员并一员”工作,促进了市场管理和销售计划的双到位。
  【盐政管理】2007年盐政工作紧紧围绕统一思想、加强经常性工作,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在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协助下,全年共查获涉盐案350起,涉案金额60余万元,没收各类盐品65.6吨,罚没款13.6万元,捣毁窝点6个,刑拘9人,逮捕7人,判刑4人,网上追逃8人,严厉打击了涉盐违法事件,对净化市场提高碘盐占有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权回收】根据国家发改委改经贸字(2003)1995号《关于促进食盐流通现代化若干意见》;省发改委赣发改经贸字(2005)1173号《关于印发江西省推进食盐流通现代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江西省盐务局赣盐局专字[2005]20号《关于取消委托单位行政执法权限的通知》;江西省盐业集团公司赣盐办字[2005]57号《关于成立余干县、高安市盐业公司(盐务局)的通知》,于5月26日成立了余干盐业分公司(余干县盐务局),6月取消了贵溪县恒大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委批权和行政执法权,贵溪盐务分局进驻开展工作。
  【信息化管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目标,规范管理盐业市场、信息体系,在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下,建立了统一的财务、业务、劳动工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用友”NC系统进行管理操作。
  【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狠抓企业队伍教育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为重点,努力打造知识型领导、思考型员工、学习型企业,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开展学政治、学业务、学法律、作笔记,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种制度,与考评、工资、绩效分配结合起来,做到人员、资料、时间三落实,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认真开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通过专题教育、上党课、学党章,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增强了服务意识。
  【公益事业】2007年公司共捐资、出资2万余元,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帮助困难户、救灾、植树造林、文明城市创建等公益活动,向社会奉献盐业人的一片爱心。
  (罗东辉)
  【市盐业公司领导人名录】
  书记、经理:田 军
  局长:周勇忠(-2007.6) 田 军(2007.6-)
  副经理(副局长):胡建华 张远德
  祝建华(-2007.11)
  烟草专卖
  【概述】鹰潭市烟草专卖局、江西省烟草公司鹰潭市公司成立于1985年3月。2007年1月按照构建总公司、省公司、鹰潭市公司三级母子公司体制,加快推进鹰潭市公司市场经营主体地位形成的要求,完成了母子公司体制改革,成立了鹰潭市烟草公司月湖分公司、贵溪分公司、余江分公司。截至2007年底,鹰潭市局(公司)共有职工284人,下设11个职能科室(部门),管辖全市卷烟零售户3882户,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274万元。
  2007年,市烟草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地方各相关单位的支持下,认真落实“继续深化改革、切实转变职能、提高监管水平、构建和谐烟草”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推进卷烟销售网络和专卖稽查网络建设,加强内部监管,不断创新,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获得了多项荣誉。被评为(2006-2007年度)江西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被江西省国家税务局、江西省地方税务局联合授予2004-2005年度A级纳税信用企业荣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企业贡献奖”:并荣获2006年度鹰潭市、月湖区两级和谐平安单位和2006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7年,鹰潭市烟草专卖局局长(经理)陈小平和副局长黄理金同志分别当选为鹰潭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和鹰潭政协委员,陈小平同志还被鹰潭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联合授予“十佳创业明星”称号,并荣获鹰潭市“五一劳动奖章”。
  【经济效益】2007年,全市烟草系统共完成卷烟系统外销量16.6亿支,同比增长4.2%:全年全市系统实现销售收入实现销售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13.4%;实现税利1.02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利润总额8284万元,同比增长32.95%,实现利税过亿元。
  【专卖管理】全市烟草系统坚持“内管外打”方针,一方面强化内部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另一方面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对卷烟制假售假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严防反弹,深入开展整顿规范工作,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2007年全市系统共出动打假4105人次,查处案件136起,查获非法卷烟14万条,其中假冒卷烟1973.5条,收缴罚没款4.16万元,判刑1人,劳教2人,有力地净化了本地卷烟市场,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和控制力。
  【网络建设】市局(公司)在2006年成功地进行卷烟跨区域配送试点后,积极争取国家局、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购地36.34亩新建卷烟配送中心,工程概算总投资3890万元,该项目被列入了鹰潭市重点工程,通过认真履行工程的招投标程序,2007年8月16日工程正式开工奠基。
  【党风廉政】按照省、市政府和省局关于开展2007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部署要求,市局扎实有序地组织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通过多渠道广泛征询社会各界对烟草政风行风的评议和意见,认真抓好整改,扎实有效地促进了依法文明执行政和诚信规范服务,在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上,市局被授予“2007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人民群众满意的行政执法单位”荣誉称号,并在全省系统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受到社会的好评。
  【公益事业】2007年市局(公司)积极参加挂点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市局及所属县局投入挂点帮扶新农村建设(市局挂点志光镇西江李家村、贵溪两个县局挂点塘湾等地)资金共计5万余元。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出资2万元举办了2007年鹰潭市第十届龙虎山道教文化节,并捐资走访慰问了帮扶村困难群众,市局领导个人出资,长期资助贫困学:生。积极支持社区建设,为百佳城社区、商城社区无偿提供办公场所,改善工作条件。开展扶贫济困、支援灾区的捐赠活动,2007年全市系统多次自发捐款帮助困难员工,并积极参加了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党员干部“一日捐”活动,受到社会的好评,为构建和谐鹰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姜世英)
  【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领导人名录】
  局长(经理)、党组书记:陈小平
  副局长、党组成员:黄理金
  副经理、党组成员:凌路平(女)
  纪检书记(组长)、党组成员:王 平(-200712)
  副调研员:刘德昌 谢有水
  石油
  【概述】2007年,鹰潭石油分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工作部署和不同时期调整的经营计划和工作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克服不利因素,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较好地完成了省公司下达的各项经营目标和工作任务。2007年,成品油销售总量完成12.70万吨,同比增长1.63%;零售总量8.39万吨,同比增长1.90%;润滑油销售量3869吨,同比增长11.57%;实现利润4400万元,同比增长13%;分公司系统安全等级事故为零,无质量和环保事故发生。
  【经营管理】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成立了物流管理部、资产工作部,形成了5个对口垂直专业部门,5个综合管理科室。实行了部分中层干部和加油站经理公开竞聘,通过民主公推公选,对分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本部ME助理和部分加油站经理岗位进行了竞聘,管理队伍得到了优化,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规范油品销售程序,制定了《成品油销售业务流程实施细则》,满足了监管的要求。2007年在有市无油,资源紧张时期,把握销售节奏,做到以进定销,库存与销售并进,在资源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分公司不但确保了本地市场的供应,还多次增援周边兄弟公司,得到上级公司的表扬。
  【制度建设】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制定了《用工管理制度》,全区员工实行了合同化管理。规范财务和资金管理,制定了《医疗费管理办法》、《房屋管理办法》、《来宾接待及招待费用管理规定》、《车辆管理规定》、《办公用品管理规定》、《差旅费用管理办法》、《经营单位油品销售款管理制度》。为提升对加油站管理,制定了《ME和加油站经理及员工考核实施办法》、《加油站日常督查制度》、《加油站督查奖励制度》、《加油站员工选用制度》、《加油站经理、员工培训制度》、《加油站联量计酬考核及二次分配制度》、《加油站经理储备及选用制度》等12个制度。同时,为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综合治理责任状,真正做到责任到岗、到位、到人。
  【企业改革】对机关机构实施改革,按照省公司新的定员定编和机构设置要求,对办公室副主任和余江、本部的ME助理、26名加油站经理,实行公开竟聘,择优录取。对实业公司实施改革,按照“五减四无”的目标,撤销了所有机构,合并了机构职能。对县市“一体化”实施改革,按照“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对县支公司进行了内部改革,重新明确了经营部经理的工作职责,核定了相关费用,并实行了收支两条线和报账制,加油站联量计酬方案由分公司核定。
  【精神文明创建取得成效】鹰潭分公司白马油库被中石化集团公司评为先进单位,白马油库发油班被共青团中央和中石化集团公司联合授予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称号。共创建市级“文明窗口”1个,市级“青年文明号”1个,被授予江西省“劳动保障诚信等级A级单位”称号,通联站被省公司评为“先进通联站”。一批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十佳青年、优秀加油站经理、先进加油员受到省公司表彰。
  【党风廉政建设】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和效能监察领导小组,与各部门、支公司逐级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完善了《中层干部、经营部经理、加油站经理组织考核制度》、《中层干部、经营部经理、加油站经理谈话诫勉制度》、《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制度》等制度。对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区作了调整划分。为有效预防职务犯罪,分公司制定了《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下发了《江西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并进行宣传教育,对干部的廉洁自律、预防职务犯罪、规范加油站资金管理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警示。
  (赵宏标)
  【市石油分公司公司领导人名录】
  经理:梁 刚
  书记:李继诚
  副经理:孔伟民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8

《鹰潭年鉴.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收录2007年鹰潭市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的情况,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辅助资料三个部分,内容包括: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览、军事、法治、工业园区、城乡建设等数十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夏永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