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6391
颗粒名称: 工业
分类号: F427
页数: 4
页码: 149-1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鹰潭市工业发展迅速,工业总产值超过1109亿元,其中精密制造业、中小企业和医药化工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精密制造业方面,江西三川集团公司在水表和水泵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世纪阳光余江照明有限公司成为眼镜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表现出良好的势头,产值和税收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医药化工行业,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重点中成药开发和生产基地。全市工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关键词: 鹰潭市 工业 精密制造业

内容

综述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加速崛起进程、实现富民兴市”的目标,为实现工业新一轮三年翻番,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开好了头,起好了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全市工业提前一年实现翻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各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在2004年的基础上实现了又一轮三年翻番目标。完成工业增加值89.92亿元,同比增长20.8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2.39亿元,同比增长63.3%。经济效益显著,实现利税总额94.53亿元,同比增长166.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52.5%,同比增加85.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数高出178个百分点。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位置显著。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第三年位列第一,利润总额位列第一,利税总额位列第二,主营业务收入第三,工业增加值位列第六,工业在全省的份额显著提高。
  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明显提高。一是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提高。形成了铜材加工、眼镜制造、节能灯具等产业的集群效应。至2006年12月底,共有铜加工企业35家,年加工能力70万吨,铜加工企业产能约占全省的85%;有眼镜生产企业39家,与园区外的11家生产配套企业,形成了集眼镜研制设计、开发、加工、贸易流通为一体的分工协作、成龙配套的产业集群格局;有贵雅、世纪为龙头的节能灯生产企业4家,能生产以电子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及灯管为主要产品的28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节能灯产品,成为国内节能灯品种最多的产业基地,特别是贵雅二期工程建成后,其规模、质量、品种将跻身世界同行的领先地位。二是投产企业增多,效益明显。全市三个工业园区共有投产企业12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98.48亿元,同比增长128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01亿元,同比增长145倍;实现利润总额2.15亿元,同比增长119倍;上交税金3.26亿元,同比增长123倍。解决就业2万余人。
  重点企业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作用明显。2006年全市20户重点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效益提高很快,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作用明显。特别是江铜集团公司对全市工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全市20户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8%。
  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市工商领域技术改造项目30项,续建21项,新开9项,其中市属重点技改项目10项。全市工业共完成投资2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市属10项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8.7亿元,累计完成5.25亿元。随着全市50多个新投资项目、技改项目、续建项目的开工建设、陆续投产,将极大提高本市工业发展后劲,壮大工业经济总量。
  煤电油运保障平稳。积极应对电力迎峰度夏,在用电最高负荷达26.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高出12万千瓦的情况下,未采取错峰避峰、拉闸限电,保障了正常供电。全年供电14.87亿千瓦时,完成年计划数的105.84%,同比增长8.95%。供油9.71万吨,其中汽油2.6万吨,柴油701万吨。加强了运输调度,积极协助企业请调车皮,确保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2006年煤电油运的平稳供应,特别是电力供应的有效缓解,打破了工业发展的瓶颈,确保了工业的快速增长。工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全市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4.2:49.4:36.4调整到12.9:53.4:33.7,一年内二产占GDP的比重提高了4个百分点。
  2006年,全市工业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地方工业总量小,从总量绝对数和增幅在全省排位均在最后;二是工业发展的“抓手”不多不力,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弱;三是工业园区入园企业不少,但投产见效、达产达标的企业不够多;四是企业融资难,扶持企业发展的措施还不够硬。
  (李明)
  中小企业
  【概述】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及省中小企业局帮促指导下,本市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加快、效益明显提高,已成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规模扩大,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06年底,全市规模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出口创汇23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占全市出口产品交货值总量的55%;全市中小企业已达2.39万户,比上年增长6.64%,注册资本金2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1%。全市近50多家中小企业获产品专利权,三川牌水表获“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其水表产量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七年第一,南方照明公司已到斯里兰卡投资办厂,贵溪市金沙蔬菜加工厂的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德国、印度、西班牙和沙特等国家,余江县锦江镇的微型元件除了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产品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瑞士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全市已涌现出一批有市场、有竞争力、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相当一部分已成为本市经济的新亮点,也是本市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后劲所在。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社会贡献不断加大。2006年全市中小企业实交税金3.82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19.58%,同比增长30.74%;其中余江县和月湖区中小企业上交的税收占本县(区)财政总收入的58.9%和813%。中小企业已成为这些县(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税收增长点。全市中小企业安排就业人员13.89万人,比上年增长25.02%,占当地社会就业总人数的42.09%;其中安置下岗职工2.5万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4万余人,有效地减轻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增加了群众收入。市区的社会商品供应几乎全部由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提供,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日常需要。
  经营领域不断拓宽,特色产业群初见端倪。本市中小企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比例逐渐优化,已从商业、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伸展到农业、化工、电子、医药、文化、规划设计等各个行业。以服务业本身来看,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驾齐驱,如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不断上规模、上档次、出特色;信息、保险、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崭露头角,发展较快,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行业发展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经济实业不断发展壮大。如铜材加工、眼镜制造、微型元件、汽车配件、节能灯、工艺木雕、粮油加工、生猪、花生市场等特色产业群已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已日渐显现,随着产业链逐步延伸和拓展,加快了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余增红)
  精密制造业
  【概述】 鹰潭市精密制造业产品主要有水表、汽车配件、微型元件、眼镜、电子及节能灯、水泵等。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99亿元,上交税金4256.71万元。主要产品产量为:水泵623台,节能灯5141万只,增长25%,眼镜310万副,增长272%,水表322万只,增长10.5%。
  【重点企业选介】 江西三川集团有限公司:该企业成立于1971年,2004年组建为集团公司,拥有4家控股子公司和2家分厂。主要产品:水表、铜配件及大中型水泵。主导产品三川牌水表,先后荣获“建设部推广新产品”、“江西省名牌新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等荣誉称号。2006年9月6日,“三川水表”又获“中国名牌”荣誉称号。“三川”商标连续三届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三川牌水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七年第一,智能基表国内销量第一,水表铜配件销量名列国内同行业前茅,大中型水泵生产能力与产销量均位居国内前五强之列。2006年投资4000万元建设水泵项目,三川集团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5.86亿元,税收1887万元。
  世纪阳光余江照明有限公司:该公司2005年8月落户余江县城五金轻工园,2006年9月25日开业。该公司是由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组建,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面积900亩,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厂房17栋,职工宿舍楼15栋。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占地300亩,总投资2亿元,注册资本2000万元。该公司主要依托母公司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节能灯研发、生产、销售方面的优势,从事照明电器新产品及仪器设备的开发、生产和销售。项目一期投产后,将形成年产6500万只电子节能灯的生产能力,年实现销售收入3.9亿元,上交税金1500万元。
  【微型元件产业】 微型元件加工业是余江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至2006年11月,聚集于锦江镇的微型元件企业达56家,拥有固定资产超亿元。主要加工设备1300余台套,从业人员3400余人,形成了较大的群体优势。产品已从单一的钟表元件开发出钟表元件、仪器仪表元件、电子、通信接插件元件、精密光学镜片五大系列近二千多件不同规格的品种。近年来,销售收入和利税都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6年实现产值超亿元,上交国家税收400余万元。2006年11月,锦江微型元件园被列为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
  【眼镜产业】 为加大眼镜产业扶植力度,引导其健康、和谐发展,余江县委、县政府专门编制了《余江县眼镜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眼镜产业发展的优惠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2006年中童眼镜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2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09亿元,税收3614万元。2006年11月1日,省经贸委授予余江县工业园区中童眼镜园江西省眼镜产业基地称号,标志着本市眼镜产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德国专家来访】 2006年10月12日-20日,德国冶金学特许工程师彼德,托马斯专家来本市三川集团公司铜件翻砂厂进行为期9天的技术评审及指导。
  【省级新产品项目开工建设】 江西贵雅照明有限公司高效高品质JUST三基色稀土节能灯建设项目获省发改委批准。该项目建设内容为:建设JUST高效高品质稀土节能灯管生产线9条,电子镇流器生产线及整灯装配生产线各5条,预计总投资5650万元,建成后可年产2000万只整灯。
  【荣获省级荣誉称号】 江西贵雅照明有限公司“JUST”气体放电灯获2006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一等奖,江西三川水表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卡式水表(LX5ZK-15-25)、容积式C级水表获三等奖。
  【领导视察】 4月18日-19日,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傅克减到南方照明公司等地参观考察。
  4月20-21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崑生一行先后视察三川水表公司等。
  10月24日-25日,省政协常委考察团实地视察世纪阳光余江照明有限公司、江西恒慧光学有限公司、三川水表公司、凡尔顿机械制造公司、贵雅照明有限公司等企业。
  11月30日,省委副书记王宪魁来到三川水表、凡尔顿机械制造、贵雅照明等地进行调研。
  (方岚)
  医药化工业
  【概述】 本市规模以上医药化工企业11家,主要产品有中成药、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硫化碱、配混合饲料、医疗器械及生物制药等。2006年主要产品产量为:农用化肥26.06万吨,化学农药原药及杀虫剂、杀菌剂原药共计107万吨,中成药0.12万吨,硫化碱131万吨,硫酸109.21万吨,盐酸3.61万吨。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47亿元,上交税金3488.7万元。
  【重点企业选介】 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江西省医药集团公司与香港杜比奥发展有限公司、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拟上市股份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拥有江西珍视明药业有限公司、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余江分公司、贵溪分公司、弋阳分公司以及鹰潭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分、子公司。现有职工1200人。该公司为全国重点中成药开发、生产基地,已建成14个剂型16条高标准生产线,形成了14个剂型、321个品种(规格)的优势产品格局,其中新药品种20个,国家中药保健产品25个,全国独家生产品种14个。该公司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承担了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一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六大主导产品全部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论证证书。该公司2006年底落户鹰潭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50亩,总投资135亿元。
  【贵化二期工程竣工投产】 江西贵化公司硫基肥二期工程于10月11日竣工投产。该工程总投资1200余万元,其生产装置完全由该公司自主设计、自主施工建设,从方案设立到竣工投产,仅用了不到6个月时间。该装置的竣工投产标志着公司产能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年生产能力跃升为80万吨。
  【领导视察】 4月20日-21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昆生一行先后视察天施康余江制药厂等。
  【荣获省级荣誉称号】 江西贵化获“百佳名优农资企业”称号,是本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农资企业。
  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本省首批专利试点单位。
  4月底,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贵化公司“十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综合先进单位称号,该公司还第三次被授予“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成为江西省唯一一家连续三年获此殊荣的企业。
  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重点研究课题“附子理中口服液”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该公司生产的夏天无胶囊获2006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
  江西贵化公司被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江西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荣誉称号,该厂生产的施大壮牌磷酸二铵被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2006江西名牌产品”称号。
  11月1日,第一批添加了智能肽肥料增效剂的“施大壮”牌硫基肥包装下线,贵化成为本省第一家含生物多肽型化肥的企业,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
  鹰潭市天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档再生活性炭产品获2006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
  贵溪千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高锑锡、铋、锑渣料连续真空蒸馏分离技术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方岚)
  食品加工业
  【概述】 本市食品加工业主要产品有粮食加工、酒、饮料、酱腌制品、葛系列产品、茶、蜂系列产品及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等。截至2006年底,共有76家企业获得QS生产许可证认证,主要涉及大米、速冻米面、酒、饮料、水等行业。2006年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9亿元,税收519万元。其中大米产量12.21万吨,同比增长178%。
  【重点企业选介】 江西中旺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6年2月落户鹰潭工业园区,由中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占地面积90亩,总投资2.2亿元。主要产品:“五谷道场”非油炸方便面、“中旺面馆”油炸方便面。该公司一期投资12亿元,共计4条生产线,总建设面积2.4万平方米,2006年3月开工建设,现2条油炸方便面生产、1条非油炸方便面生产线已投产,有员工250人。
  江西富饶米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座落于贵溪市工业园,是一家以加工、生产精制免淘洗大米为主的大型民营企业,公司主要生产“鑫泰阳光”、“农稼庄源”系列精制免淘大米,日产大米120吨,产品经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省粮油质检部门多次抽查,均达国家标准。2006年,“鑫泰阳光”获得全国“放心米”称号,该注册商标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企业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省政府颁发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由省经贸委等九部门共同认定颁发的“诚信单位”等荣誉称号。
  【领导视察】 10月14日,国家民委规划财务司司长武翠英、经济发展司副司长张志刚到本市三琦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考察。
  (方岚)
  建材工业
  【概述】 本市建材工业主要以水泥生产企业居多,2006年主要产品产量为:水泥104.2万吨,同比增长2.1%,水泥熟料75.09万吨,同比增长8.7%,窑外分解窑熟料5716万吨,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7亿元,上交税金1118万元。
  【获奖企业】 由浙江科华集团在本市投资的贵溪新世纪水泥有限公司喜获2006年度(省外)浙商创新奖,这是本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浙商企业。
  经省经贸委、国税、地税等8个部门对11项综合指标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贵溪新世纪水泥有限公司、竹辉竹业公司获得一级诚信企业称号。
  (方岚)
  【市经贸委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主任:刘君祥
  副主任:江帆(女) 郑卫国 吕文杰 吴德昌
  中小企业局局长:王瑞洪
  纪委书记:洪新华
  副调研员:王国宁 余海水 刘平孙 李德双 蒋太平
  电力工业
  【概述】 江西鹰潭供电公司前身为江西鹰潭供电局,隶属江西省电力公司,1993年2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是江西省国有中一型企业。2003年3月23日,顺应电力体制改革要求,更名为江西鹰潭供电公司。公司现有员工616人,其中党员232人,具有中高级及以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7人。主要担负着鹰潭市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县、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工业园区3354平方千米以及鹰厦、浙赣电气化铁路江西段的供电,是江西省电力公司所属重要的枢纽供电企业。公司现有500千伏开关站一座、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8座,变电总容量922兆伏安。输电线路总长529.8千米,其中220千伏线路6条,线路长度180.9千米;110千伏线路15条,线路长度348.9千米。
  公司成立以来,按照“建网、供电、收费、服务”的经营方针,围绕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业绩优秀、服务优质”现代公司的工作目标,在“创新就是发展,服务就是效益”的企业经营理念基础上,大力弘扬“公司与社会共同发展、公司与客户共同发展”的企业“双赢”价值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竭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江西省电力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发扬“追求卓越、努力超越”的企业精神,以确保鹰潭地区电力供应、保障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己任,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企业取得了较好的品牌形象。鹰潭供电公司连续四届被授予江西省文明单位称号(第七、八、九、十届),先后获得全国群众性体育先进单位、国家电网公司首届文明单位、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西省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是“江西省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公司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
  截至2006年底,公司累计完成供电量14.87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95%;完成售电量14.19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9.47%;实现税收2578万元,被评为江西省A级纳税信用企业。
  【圆满完成全国血防工作会保电任务】 5月23日全国血吸虫防治工作会在余江县召开,为确保此次会议的正常供电,公司针对会议期间的供用电形势,制定并下发了详细的保电预案;出动了100余人次、20余部车辆巡视检查保电线路和盯防危险点,积极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了24小时值守的故障抢修队伍,确保在发生事故后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由于方案完备,措施得力,落实到位,公司圆满完成了此次会议的保电任务,使“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供电企业服务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鹰南线改造工程圆满竣工】 鹰南牵引变11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是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之一。6月30日,鹰南线改造工程最后一部分出线,月湖变1号至4号塔出线工程圆满结束,此举标志着该工程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圆满竣工。为确保工程按期完工,无论是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还是重大节日,公司员工始终奋战在该工程建设施工现场。
  【单位主要负责人调整]7月10日江西省电力公司党组决定聘任郝跃武为鹰潭供电公司总经理,杨春茂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
  【公司举行“迎中秋”外商座谈会】 9月28日下午,公司与鹰潭市招商局共同组织的“迎中秋”外商座谈会在本公司会议室举行,来自全市50多名外商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座谈会上出台了一系列的“招商、安商、亲商”供电服务措施,是公司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的体现。
  (彭艳萍)
  【市供电公司领导人名录】
  总经理:杨春茂(-2006.7) 郝跃武(2006.7-)
  党委书记:叶天明
  副总经理:徐尚林 邹育临 汪金先
  总工程师:晏锋(2006.8-)
  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向建中
  副总经理:龚继平(2006.8-)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7

《鹰潭年鉴.2007》

本年鉴主要收录2006年鹰潭市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的情况,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辅助资料三个部分,内容包括:特载、大事记、专记、市情概览、军事、法治、工业园区、城乡建设等数十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志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