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5653
颗粒名称: 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
分类号: F324.1
页数: 2
页码: 235-236
摘要: 本文介绍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以推广良种良法、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丰产丰收、增加农业职工收入为指导方针,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夯实水利基础、普及节本栽培技术、推广良种良法等举措,实现了粮食增产、职工增收。同时,大量引进优良品种,积极推进种子产业化,通过承担良种代繁工作和抓好种子销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场还以科技为先导,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重点推广晚稻抛秧和水稻直播技术,普及推广农机服务,提高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能力。
关键词: 江西省 邓家埠 水稻原种场

内容

【概述】2005年,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以下简称邓原场)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总体目标,始终贯彻“推广良种良法,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丰产丰收,增加农业职工收入”的指导方针,不断开拓进取,调整经营策略,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场经济实现了稳步增长,社会秩序保持了平稳,科研及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获得稳步发展。该场2005年财务总收入4381万元,在消化新增在职、退休人员工资118万元的前提下,盈利2.36万元,成为自90年代初以来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
  【多措并举,促进粮食增产,职工增收】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夯实水利基础,普及节本栽培技术,推广良种良法等举措,多管齐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是近年来该场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一季晚面积缩减到700余亩,其余面积均种植双季稻。该场为确保种粮职工的利益,实行保护价收购,早稻以每百斤高出市场价4元、晚稻也以市场最高价(每百斤86元)收购。全年落实发放农业承包职工每亩两补资金58元(比乡镇多28元)。强有力的保护政策大大地激发了农业职工种粮、育种和交粮积极性。全年共计入库稻谷743.65万斤。
  【大量引进优良品种,积极推进种子产业化】2005年,该场共引进试种浙农34、浙农7号、农香98、嘉优04-2等早、晚稻新品种22个。通过种植,评选出近10个优良品种。其中农香98种植3000余亩,在稻飞虱大暴发和不利的天气因素影响下,依然表现出抗倒伏、稳立、优质等特性。产量高的仍达到800多斤。2005年,该场大力开拓种子市场。一是通过承担良种代繁工作,唱响国家级原种场声名品牌。全年为南昌市良种场代繁南集3号种子5万斤、中佳早11号4.76万斤,禾盛10号7万斤;为浙江勿忘农集团和浙江温州种子公司代繁中选181种子17万斤。农户和农科所均藉此增加了收入。二是抓好种子销售,该场全年共销售良种786万斤。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科技为先导,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一是重点推广晚稻抛秧和水稻直播技术。2005年,该场重点突破晚稻抛秧技术难关,推广普及晚稻抛秧面积5000余亩,占总面积的50%以上。早稻直播经过头一年大面积示范成功,推广面积达2600亩。该场下属的胜利分场早稻直播面积超过80%。示范证明水稻直播具有省工省时、不要秧田、节约成本,分蘖早、有效穗多、增产增收等优点。二是普及推广农机服务。2005年,该场争取到国家农机购机补贴资金(指标)10万元,全部落实到农机购买户手中,共购置拖拉机7台,联合收割机8台;加上原有配套的30余台农机具,该场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三是提高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能力。2005年,水稻的虫害重于病害,二晚稻飞虱暴发尤为剧烈。为此,该场特制定了《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目标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印发了10期《病虫情报》送发到种植户手中。在二晚稻飞虱发生高峰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调查,并派出宣传车下分场、进村庄、入田头,大张旗鼓地宣传病虫防治知识。在市场防虫药品断货的情况下,该场紧急调度资金和车辆赶到外地购货,种种措施,把病虫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夯实水利基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05年,该场千方百计筹资20余万元,用于新挖灌溉水井3眼,架设抽水专线1000余米,购买抽水设备7套,对马鞍岭东侧水沟进行加高加固,对余丰水闸进行大维修。下属单位根据需要组织实施了大大小小的水利维修项目10余个。大大地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调整经营策略,推动畜牧业发展】2005年,该场生猪生产的总体形势是前喜后忧。1至7月份,生猪销售价格涨到历史最高点,受2004年母猪蓝耳、园环病毒的影响,该场仔猪、肥猪的出产数锐减,利润空间打了折扣。8月份后,猪价又连续狂跌,仔猪每头售价在120元至140元、肥猪每市斤售价在3.2元至3.5元的低谷中徘徊。尽管困难重重,但全体经营者充分发挥了“人和”的力量,全年共出栏生猪1.37万头,比上年增加了383头,增幅为3%。在具体的销售运作上,适时调整经营策略,缩减内地市场份额,扩大外贸出口,以高出内地市场价每市斤1元左右的价格,全年向香港出口生猪5000余头,较好地避开了市场风浪。在投入上,进一步加快规模化发展步伐。
  【强化房地产开发管理,利用土地征用的收益造福农场】一是进一步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净化土地征用环境。2005年,邓原场为了净化土地征用环境,在行政执法范围内处理了5起乱塔乱建、未批先建的违规行为,并追究了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针对李家安置点拆迁户私下炒卖转让地基和强占土地建房的行为,我们配合县土地执法部门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清查和处理。全年共收缴临时占地费4.12万元。对与邻近乡村黄家、金家等的边界纠纷,该场派出了工作组,依靠政府和农场自身力量,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二是围绕居民聚集点的建设,加强房地产开发管理。按照整体规划,邓原场以场院、站前、安山、 “半边街”四个居民集聚点为中心,共安置拆迁户105家,批建新房24户,计1.77万平方米。构筑了场小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并采取多种渠道筹资,对规划区的排给水、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改造,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大投入,进一步促进农场社会事业的发展】2005年,该场加大了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投资23万元对教学楼、课桌进行改造、更新,投资1.8万元添置理化仪器,投资1.2万元购置电脑。为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总场投资2.2万’元为医院添置了一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投入18万元完成了住院部的修缮改造,改善了住院部的住院条件。为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机关院内投资1万元建了一个门球场,在胜利分场投资30多万元修建了敬老院,另外对考.取大专院校的职工子弟共发放助学金2.25万元。
  【邓家埠水稻原种场领导人名录】
  党委书记:郑宜炎(-2005.12)甘三芽(2005.12-)
  场长:姚建表(-2005.12)
  甘三芽(2005.12-)
  副书记、副场长:甘三芽(-2005.12)
  副书记、纪检书记:孙田新
  副场长:柴晓明 夏太平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6

《鹰潭年鉴2006》

本年鉴主要收录的是2005年鹰潭市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的情况,部分条目因内容需要时涉及到2005年度之前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万生根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邓家埠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