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4369
颗粒名称: 农村工作
分类号: F327.56
页数: 2
页码: 53-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鹰潭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概述和一些具体情况。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业总产值也有所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农村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优势产业基地的发展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服务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 地方农业 农村工作 鹰潭市

内容

【概述】2005年,全市各级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狠抓各项工作的督促、检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57万亩,比上年增长0.17%,粮食总产达11.12亿斤,与上年相比下降1.06%;农业总产值达30.12亿元(现价),按可比价增长6.7%;实现农业增加值17,49亿元,按可比价增长6.2%。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640元,同比增加375元,增长11.5%。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农村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村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优势产业基地】全市绿化苗木面积达2.25万亩,新增0.35万亩;笋竹两用林面积达22万亩,新增2万亩;笋用竹面积1万亩,新增0.5万亩;南方早熟梨面积达8万亩,新增0.4万亩;葛根开发2.6万亩,新增0.1万亩;三元杂交猪出栏50万头,增加4万头;蔬菜面积达20万亩,新增0.4万亩,总产22.79万吨,增长7,96%;水果达18.5万亩,新增0.5万亩,总产达3.85万吨,增长2.9%;生猪出栏86.2万头,同比增长10.6%;肉类总产8.44万吨,增长4.2%。
  【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14.4万人,增长3.6%,其中出市打工、经商11.5万人,增长1.6%;本市工业园区、城镇建设、重点工程建设等吸纳农民2.9万人,新增0.4万人,增长13.6%。
  【“三下乡”服务活动】全市开展“三下乡”服务活动57场,其中:送戏15场,开展义珍42场、免费送药4.5万元,印发科技资料8万份,送科技、法律等书籍3.7万余本;送良种1万余斤。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对全市“三下乡”服务活动作了专题报道。
  【千名干部下乡为民办实事活动】
  3-5月全市开展千名干部下乡为民办实事活动,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有关法律法规、农业、林业、水利、信访等方面的知识1426次,宣讲户数12.7万户,参加人数30.4万人;出宣传栏970期,张贴宣传标语8249条;筹集扶持资金1097.1万元,比上年增加562.2万元,增长105.1%;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191件,比上年增加201件,增长20.3%;排查矛盾纠纷602起,调处、解决457起,占76%.比上年翻了一番多。
  【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除烟叶以外)】2005年,全市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4101.6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2738.46万元。
  【争先创优活动】市委农村工作部出台了2005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评比表彰办法,组织开展经济发展先进乡镇、农民增收先进乡镇、优秀农业龙头企业和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先进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先进经济组织、创办实体带领群众创业致富优秀村干部、信用乡镇等一系列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评比活动。全市共表彰了5个农业经济发展先进乡镇、10家优秀农业龙头企业和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先进经济组织、10户种养大户、6位创办实体带领群众创业致富优秀村干部、6个优秀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3个信用乡镇。
  【对专业大户和经济组织授信】2005年4月,市农办与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在2004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争先创优竞赛活动中获奖的4名种粮大户和17家带动农民致富的先进经济组织进行了授信,授信额度达到178万元。
  【整治农资市场】从2005年4月初开始,由市农办牵头,会同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市公安局、市供销社等单位对全市范围内重点农资商品、区域、企业、市场进行了集中整治。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多人次,检查化肥、种子、农药、农机等生产经营企业180余户,抽查样品500多批次,查出不合格产品12批次,没收未经审定的种子400多斤,查处价格违法金额360多万元。
  【农业产业化项目贷款贴息工作】2005年鹰潭从市农业发展资金中切出35万元对全市3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进行贴息。这一做法,创新了扶持企业、基地的有效机制,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研究】由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主持、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参与的国家高科技研究“863”计划《江西鹰潭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课题研究,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了国家的检查验收。市农业综合开发办承担的《红壤旱地节水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获2005年度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农业综合开发】2005年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188万元,比上年增长18.82%。多种经营项目140万元。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2个,即贵溪市雷溪乡南山村中低产田改造和余江县潢溪镇渡口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开发面积1.46万亩,衬砌渠道38.5公里,建桥涵闸270座,埋设涵管2940米,建排灌站5座,修机耕路37公里,改良土壤4000亩,良种基地2000亩,小型蓄水工程2处,防护林500亩,技术培训3000人次,示范推广大棚蔬菜450亩、高产葛栽培1000亩、水稻配方施肥1000亩、高效饲草种植示范1000亩,农业机械9台套。开工建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贵溪金沙蔬菜加工厂蔬菜系列加工项目。贵溪、余江两个项目区均通过了省、市两级检查、验收。贵溪市农业综合开发办首次获得全省农业综合开发一类县的称号。
  【市农办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主 任:童北海
  副主任:卢力新 谭国平
  助理调研员:吴初堂 艾河才
  雷逢约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6

《鹰潭年鉴2006》

本年鉴主要收录的是2005年鹰潭市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的情况,部分条目因内容需要时涉及到2005年度之前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