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图书馆
鹰潭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鹰潭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银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2124
颗粒名称:
银行
分类号:
F832.756
页数:
8
页码:
215-2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2年鹰潭市银行业的发展情况,市金融业继续保持稳健运行的态势。全年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主要特点为:居民储蓄增长平稳,储蓄稳定性增强;贷款增加,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现金继续回笼;金融机构亏损减少,经营效益有所好转。
关键词:
鹰潭市
银行
经济
内容
【综述】 2002年,全市金融业继续保持稳健运行的态势。全年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主要特点为:居民储蓄增长平稳,储蓄稳定性增强;贷款增加,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现金继续回笼;金融机构亏损减少,经营效益有所好转。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57381万元,比年初增加47628万元,增长6.71%,比上年同期少增86884万元。从新增存款结构看,与上年同期有较大反差:1、企业存款,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余额为180024万元,比年初减少37091万元,下降17.08%,比上年同期少增102361万元,纵观全年,全市金融机构企业存款呈波浪式上升态势。全年的环比增减额分别为:-20154万元、-23910万元、18212万元、-10998万元、-5001万元、6404万元、-3606万元、7651万元、13447万元、-5460万元、-5895万元、-7781万元。从时序看,1~2月连续下滑,2月跌人谷底。3月开始上扬,并达峰顶。4月又陡然下跌,从5月开始时起时伏,后三个月都是平稳下滑的态势。全年的企业存款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企业存款走势呈现负增长状态,出现波浪式运行,1月、3月、9月、10月企业存款余额在19亿元以上,2月、5月、7月企业存款余额17亿元,相差2亿元。二是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存款出现三增一降态势,年末,农行、中行、建行的企业存款分别比年初增加9490万元、1374万元、2210万元,只有工行比年初下降51145万元。三是活期存款的波动成为影响企业存款变化的主要因素。年末,活期存款余额152917万元,定期存款余额27107万元,分别占企业存款的84.94%和15.06%,同时活期的波动金融范围为1.9亿~4.5亿元,而定期波动为1900万~5200万元,相对平稳。2、居民储蓄稳步增长,但增幅有所下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为522301万元,较年初增加67170万元,增长14.7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同比多增3195万元(其中活期储蓄增加27804万元,比上年同期多增4707万元;定期储蓄存款增加39366万元,比上年同期少增1512万元)。
各项贷款稳中有升,结构调整取得进展,信用方式趋于多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798440万元,比年初实际增加32619万元,同比少增7123万元。与年初比较各项贷款投放均有所增力口,信贷结构调整继续取得进展。(1)各类贷款增长不均衡。从新增贷款期限结构看,全年全市金融机构新增短期贷款-33301万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增加29689万元;中长期贷款新增22077万元,出现了中、长期贷款领先增长,短期贷款增长乏力的局面。(2)新增贷款投向重点突出。保证重点企业资金需要,新增贷款大部分投入江铜公司。全年全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江铜集团公司累计发放贷款74150万元;对江铜股份公司放贷111200万元;对江铜进出口公司放贷200万元,并发放5190万美元的外汇贷款。(3)信贷业务领域继续拓展。一是加大了对个体私营经济的信贷支持。全辖区新增个体私营贷款2975万元,同比多增1724万元。二是票据融资业务进一步加强。票据融资业务的发展是全年全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新亮点,至年末,票据融资余额为20212万元,较年初净增14160万元,同比多增13681万元(其中仅对江铜公司全年就办理102386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达23364万元)。
现金继续回笼,信用和服务回笼仍为主渠道。全年实现现金收人1902507万元,现金支出1880763万元,全年累计回笼现金21744万元。从现金投放回笼渠道看,现金收人主渠道仍然为商品销售收人、城乡个体经营收人、储蓄存款收人所形成的现金回笼。支出的主渠道为工资性支出、农副产品收购支出、储蓄存款支出。
金融机构亏损减少,经营效益有所好转。全年,全辖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面实现盈利7238万元,同比减亏7982万元。政策性银行亏损702万元,同比增亏508万元,农村信用社亏损45万元,减亏593万元。
(严征海)
中国人民银行鹰潭市中心支行
【概述】 2002年,人行鹰潭市中心支行按照人行武汉分行党委提出的增强“四个意识”和中支党委提出的“十六字”治行理念,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履行央行职责,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改进金融服务和加强金融监管为主抓手,以强化内部管理和党建为保证,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实现了防化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目标。
以货币政策为导向,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运用好再贷款币政策工具、引导辖区内金融机构加大重点优势企业的扶持,竭力改善金融服务,有力地支持经济金融稳健发展。建立了“金融服务于经济、支持经济发展评议办法”,定期开展评议活动,广泛征求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企业的看法和意见,对金融机构服务和支持经济情况进行评介,提出改进意见,促进了金融机构加大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难问题。建立了货币政策交流制度,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及时交流和研究解决货币政策实施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市中心支行每季向地方政府通报辖内金融运行情况、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和督促辖区内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有效投入,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持经济发展。全年累计向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短期再贷款8400万元,向农村信用发放再贷款21800万元,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余额6.98亿元,办理票据贴现余额2.02亿元,信用证项下付汇13664万美元。
以“抓降扭亏(增效)”为重点,做好“会诊”监管,以人为本为着力点,做好“规范”监管。(1)在经营意识上突出“抓降扭亏(增效)”为目标,严防经营风险。市中心支行各监管部门利用监管手段,积极做好“会诊”监管,对辖区内金融机构经营过程的异常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做到及时发现警兆,分析警度,控制警情,监视警源,风险预警。4月市建行不良贷款急增739万元,市中心支行监管部门及时对其进行调查,查明是贵溪银矿在该行的一笔流动资金贷款740万元不能如期归还,于是,督促市建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资产保全。2002年市中心支行发出《风险预警通知书》14份,使辖区内高风险农村信用社下降10个。(2)在业务经营上突出“规范”监管,为治理辖区内金融“三乱”和规范经营行为,市中心支行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的“整顿金融秩序领导小组”,制定了《鹰潭市整顿金融秩序实施方案》,实行了金融“三乱”监管责任制,制定了专人负责监管金融“三乱”办法,开展了对地下钱庄,发放高利贷、金融“三乱”和外汇黑市等调查,有效地规范了辖区内金融经营行为。(3)在高管人员监管上突出“四个把严”。一是把严准入关,即对高管人员的资质审查严格把关;二是把严考核制度,即对高管人员原任职务情况由监管部门进行“会签”严格把关;三是把严考试制度,即对高管人员的业务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考试严格把关;四是把严信息档案管理,严格档案管理。对高管人员的任前审查、任期考核、奖惩记录、离任审计等信息档案资料实行一人一柜专人管理。全年共对49名高管人员进行“会签”,审核,对农村信用社128名高管人员进行考试,取消4名农村信用社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对考核不合格的3名农村信用社法人予以劝辞。2002年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辖区内金融机构经营效益得到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盈利7695万元,农村信用社同比减亏592万元。
提升服务水准,强化和完善内部管理,外塑央行形象,内树央行精神。(1)不断改善支付结算服务,规范开户行为,促进结算业务顺利开展。2002年,对辖区内金融机构支付结算进行了检查,及时对检查存在的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和解决,提出了加强结算监管的意见和建议。严格了开户准入关,便、准、快地为企事业单位开立银行存款账户,堵住不合规开户,协助司法机关查询账户,受理结算举报等方面做到规范、妥善、合理和有效。全市全年共办理会计结算业务31330笔,电子联行发送往账6236笔,金额84.5亿元,接收来账9656笔,金额81.9亿元,组织同城票据清算77650笔,金额36亿元。(2)加强统计咨询服务。做好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服务器内存和硬盘及系统的升级扩容,绘制了网络拓朴图,建立了中支局域网防火墙;开展了贷款卡(证)的年审工作,及时解决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完成了系统数据的清理。(3)全面推行限时服务。为提高办事效率,对请示答复事项,机构审批、资金管理、经理国库、外汇管理、法律咨询等金融监管、金融服务等内容规定了答复、处理时限。(4)加强国库服务,继续推行国库公开办事和服务承诺制度,定期发送“国库服务监督单”,倾听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定期召开预算收支分析例会,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5)优化货币发行服务,加强发行基金的流通、回收、销毁等环节的掌握和管理,打击制假贩假活动。(6)完善内部规章建设。2002年建立健全了《防会计风险保资金安全》、《进一步规范办公程序》等18项规章制度。(7)加强内部监督。全年共投入506个工作日开展内审工作,提出整改意见89条。(8)确保资金安全。加强了守库、押运安全防范保卫工作和资金运作过程的监督和防范工作,确认资金出入关。2002年人行鹰潭市中心支行获“江西省人民银行金融服务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单位”,余江支行被中央金融工委、团中央重新确保为“青年文明号”集体,贵溪支行团支部获总行“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对高管人员实行会签制】 年初,市中心支行重新修订了“鹰潭市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批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明确:一是成立了以市中心支行行长为组长,分管银管科、农金科的副行长为副组长,监察室、会计科、货币信贷与统计科及外管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鹰潭市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核领导小组”。二是在收妥金融机构报请市中心支行对拟任高管人员进行审查的请示后,由银管科(负责银行机构)、农金科(负责农村信用社)对金融机构报送的拟任材料进行,初审完后,再将拟任材料分别送达中支监察室、会计科、货币信贷与统计科及外管科征求意见,并在征求意见表中签核意见。银管科、农金科将征求后的意见整理后呈报领导小组正、副组长。由领导小组组长根据初审情况,决定是否对被审查对象进行任职资格谈话、考试。最后,经市中心支行党委会议审定,对符合任职条件的拟任人,由银管科或农金科行文及时向申报行印发任职资格核准文件(适用核准制的),或发出《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备案通知书》(适用备案制),对不符合任职条件的,及时发出《任职资格否决通知书》。通过新修订的《操作规程》实施,2002年共会签审核高管人员49名。截至2002年末,鹰潭市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均为盈利,尤其是农行实现了扭亏为盈75万元,超省行下达任务的74.42%。
(严征海)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鹰潭市分行
【概述】 2002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鹰潭市分行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紧紧围绕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中心和2002年全行工作思路,坚持以夯实基础工作为重点,强化信贷监管,改善信贷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较好地完成了上级行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考核目标。期末各项贷款余额90923万元;新增贷款物质保证率达100%;贷款收回率达96.0%;贷款利息收回率86.54%;挤占挪用贷款下降率完成30.26%;超期结算资金占用贷款下降率达78.02%;资金运用率高达98.3%;不良贷款总额比年初下降78万元。
【计划信贷】 2002年,农发行鹰潭市分行继续严格按保护价“收一斤粮,给一斤粮的钱”的信贷政策供应收购资金,及时做好收购资金测算、计划编制和资金筹措、调度等工作,较好地支持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常年敞开收购。全年累计发放保护价收购贷款11586万元,共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晚稻11773万公斤,同比多收晚稻1445万公斤,实现收购值12051万元,同比多增收购值705万元。跨年度和新收晚稻单价平均分别为1.04元斤和1.0196元/公斤,完全控制在省政府规定的当期中等粮食收购指导价格1.08元斤和1.02元斤范围之内。参与市场竞争,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全年累计发放早稻贷款3410万元,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早稻3249.5公斤(不含储备粮轮换),实现收购值2934万元,同比多收粮食279.5万公斤,多实现收购值241万元。对企业自主调入的粮食,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先后按有关政策规定发放调销贷款4547万元,比上年同期多发放调销贷款2118万元;及时帮助粮食企业调入粮食4586万公斤,同比多调入粮食2206万公斤,实现入库值4531万元,同比多实现入库值1804万元。
【财务会计管理】 围绕“规范化管理年”,完善考核机制,全面完成了省分行下达的财务收支计划;认真扎实开展了财经纪律教育活动,强化法规教育,营造了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加大会计辅导、稽核监督力度,完善内部管理监督制约制度,在基层行费用报审过程中,审查费用凭证1986笔,退回不合规单证31笔(金额12多万元),杜绝了财务开支违规违纪行为的再度发生;在实行财务公开的同时,继续完善费用分配办法,稳步推行经费报账制,加大财务监管力度,确保了各项费用开支均衡使用;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和大额财务开支及资产购置“集体讨论”制度,杜绝了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在全省率先实行了财务“报账制”试点工作,拟定了经费开支“报账制”管理办法,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重新制订、完善《党委工作职责》、《党委议事规则》、《民主集中制制度》、《党员活动制度》等。机关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周五学习制度,雷打不动。农发行市分行营业部开展党员与群众“结对子”活动,有效促进了各项业务发展,实现了贷款无欠息、无呆滞、呆账和无企业挤占挪用,成为全行惟一的“三无”单位,并实现了当年退保贷款余款和利息“双结零”。
(李明富)
中国农业银行鹰潭市分行
【概述】 2002年,农行鹰潭市分行牢固树立以二级分行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经营观念,不断完善和推进“扁平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深化劳动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对内不断强化管理,对外加快业务拓展,通过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全市农行各项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12月31日,各项存款余额达141303万元,比上年底净增2255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14790万元,比上年底净增10326万元;常专合并全口径实现账面利润74万元;清收不良贷款本息3153万元,盘活不良贷款1477万元,保全不良贷款4792万元,均超额完成了省分行下达的任务,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2年,被省分行授予“经营管理目标”达标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外汇业务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开展“迎新春”优质服务竞赛活动】 2002年一季度,为了实现全市农行储蓄存款开门红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推动个人业务的整体快速发展,市农行根据总行和省分行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在全行上下开展“迎新春”优质服务竞赛活动,集中宣传营销农行的个人金融业务产品,展现了农行的新形象。
【成功代售开放式基金】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积极开展代理销售开放式基金业务,成功代理销售了富国、宝盈和大成三只开放式基金,累计销售金额为550万元,实现了代理销售开放式基金零的突破,直接手续费收人5.5万元。
【深化劳动工资改革】 进一步深化劳动工资改革,将员工工资分为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奖励工资三大部分,按照“基本工资保吃饭、效益工资靠实干、奖励工资凭贡献”的原则,合理拉开员工收人差距,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全市农行出现了机关员工要求下基层工作的可喜局面。
【公开招聘副科级干部】 改变过去干部由党委任命的做法,在全市农行公开招聘副科级干部,变以往的“相马”机制为现在的“赛马”机制。招聘工作严格执行“公平、公开、公正、公信”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做到了报名资格、考试成绩、考核成绩、拟任职务“四公示”。经过竞聘,有7名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副科级领导岗位。
【农总行会议在鹰潭召开】 3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不良资产分账经营现场(鹰潭)会议在市农行十五楼会议室召开,农总行副行长赵安歌、风险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李彦斌和副总经理张璠,以及来自上海、广东、福建、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厦门、宁波、深圳、江西等省、市一级分行分管行长、风险资产管理处处长共78人参加了会议。
【成立金融超市】 4月,为做大做强个人金融业务,市农行率先在全市金融机构中成立了金融超市,把一种自由选择度较高的营销方式引人传统的金融业,从信用卡、外汇、汽车贷款、房屋贷款到保险、代收代付,甚至理财咨询、债券投资等各种需求都可以在敞开式的大厅办理。同时,积极引进保险公司、公证处等中介机构,与全市近90%的汽车经销商、70%的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商及3000余家个私民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由于产品全、服务好,截至年底,金融超市个人信贷业务市场份额达50%,其中汽车贷款市场份额达86%。
【清收盘活不良贷款】 调动三方面的力量:一是充分调动全体专业清收人员的力量;二是充分调动市、县两级行非专业清收人员的力量;三是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打好“四个战役”:一是打好重点清收对象的攻坚战役;二是打好抵债资产的歼灭战役;三是打好依法收贷户的持久战役;四是打好银行系统员工的自贷、担保贷、介绍贷、责任贷“四贷”阵地战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铜城支行挂牌成立】 12月18日,为了向国家大型企业江西铜业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经人民银行和农行江西省分行批准,中国农业银行贵溪市铜城支行挂牌成立,正式对外营业,这是市农行深化经营体制改革,提高经营效益的重大举措,必将为实现全市农行三年走出经营困境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直笋)
中国工商银行鹰潭市分行
【概述】 2002年,工行鹰潭市分行以提高经营效益为中心,以处置不良资产为重点,以强化经营管理为基础,以经营绩效挂钩为手段,加快机构改革,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开拓业务,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出现了经营效益实现“双盈”、资产质量实现“双升”、规模总量实现“双增”、文明建设实现“双丰收”的“四双”局面。在工行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评中列第一名,并获工行全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单位”。
【存款业务】 全行牢固树立“存款立行思想,实行对公存款、同业存款、储蓄存款并举,本外币存款一起抓,发挥全行整体功能,立足柜面服务,提升上门服务,不断深化全员为客户服务的“大服务”格局,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支持鹰潭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贷款业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工业、旅游和城市建设三项重点工程”的发展思想,工行鹰潭市分行相应确立了“信贷十大市场板快”,重点给予资金支持,派驻投资顾问和高级客户经理,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跟进企业改制进度,加大对改制后企业的信贷投入,主动提供减免、核销贷款本息等金融服务,促进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营效益的同步提升。
【结算业务】 工行市分行积极推进技术、业务创新,全面开发新的业务种类和新的服务模式,成功投产了综合业务二期工程,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会计、储蓄“一柜通”的综合柜员制,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和理财服务中心,开通了“免填单”、“汇款直通车”、“银证通”等业务,发展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以及牡丹卡业务,试办了黄金保管和交易业务,为客户提供了便利、快捷、优质、高效的结算服务。
【内控管理】 继续贯彻落实“以防为主,查防结合,标本兼治”的方针,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年内,工行市分行完善内控管理措施,加大检查监督力度,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安全防范设施,有效地遏制了各类重大差错事故和经济案件的发生,全行各项业务经营保持安全平稳运行。
【人事改革】 年内,工行市分行按照集约化管理的思路,实行“扁平化、直通式”管理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客为中心,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精简内设机构;坚持干部交流和重要岗位轮换制度,完善干部考核和分配办法,进一步激发了全行员工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岗位培训】 按照“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要求,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则,工行市分行分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层面轮流培训,全年累计开办培训班32期,培训3641人次,促进了员工思想观念和知识技能的更新,有效地提高了全行整体服务水平。
【企业文化建设】 继续实施“凝聚力”四项工程,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经营理念教育、廉政建设教育和优质文明服务活动;结合重大庆典和传统节日,举办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送温暖”活动;扩大“职工之家”内涵,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
(徐宏海)
中国银行鹰潭市分行
【概述】 2002年,中国银行鹰潭市分行实现质量和经营效益大幅攀升,全面步入质量、效益和风险控制协调发展、良性循环、高速增长的轨道。至年末,该行实现本外币经营利润1754万元,账面利润1264万元,比上年增盈1843万元。信贷资产优良率和贷款收息率均保持了98%以上的“双高”特色。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788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全辖区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919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全年实现贸易结算量12716万美元。所辖贵溪支行和余江支行同跨全省“十强”,双双荣膺“全省中行经济效益十佳支行”的荣誉称号。中行市分行在2002年全国中行274家二级分行中综合实力排名由2001年的第123位擢升到第42位,上升了81个位次,昂首跨入全国“50强”之列。2002年,该行还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首届“江西省文明行业”,成为鹰潭市金融系统和江西省中行系统惟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推行综合改革】 年初,中行鹰潭分行党委在全面分析该行总体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顺利推行了以人事、机构、分配和业务流程整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创新约束激励机制,推出了以薪点工资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将工资收人中的大部分与员工的劳动成果,工作业绩挂钩,按季度对部门进行考评打分,体现了“效益优先、突出贡献”的分配原则。制定全行经营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网点,并与考核奖励挂钩,有效地调动了各部门加强成本管理、节约费用开支的积极性;大力推动分部门成本核算,减少低息、无息资产占用,降低了成本支出;对部门、网点采用费率和绝对额双控的办法进行管理,按月、按季适时监控。该行健全了车辆、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电话费、固定资产和公务接待等管理办法,调整财务管理委员会、采购评审委员会和招投标管理委员会成员。2002年末和2001年年底相比,经营收入增加了33.8%,资产规模扩大了3.2%,存款总量增长14.1%,单位资金成本降低了29.7%,利税总额增长了318.4%。
【实行机构整合】 2002年,中行市分行对机构设置和网点整合实行集约化、市场化、扁平化管理。针对原来机构部门职责不明,市场反馈不灵敏,效率低下的问题大刀阔斧进行了机构改革,使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型的管理机关,转变以市场经营为导向型的经营管理部门。按照中行省行关于建立公司业务“管理、核算、营销”三大体系改革要求,在全省率先设置了“市场营销部”,以专职人员、专项费用、专门人才、专设部门与营销牵手,与市场共舞。到年末,中行市分行本级非信贷单位存款完成年计划的340%,在2001年底的基础上增长87.19%。根据有进有退,优化布局的决策,该行集中有限财力对全辖区营业大厅进行了大规模的装修改造,集中资源办好大行大所。中行市分行储蓄专柜和贵溪江铜分理处2002年存款年净增均1000万元,双双跨入全省二级分行中亿元网点的先进行列。经过调整改造,全辖区网点布局基本合理,为整体效益提卨奠定基础。年末营业网点平均存款量达到2795万元,比1999年翻一番。
【中间业务发展迅速】 2002年在授信业务的强力带动和大公司业务拓展的联动营销以及专项授信额度的强力支持下,中行市分行国际结算业务呈现出超常规发展的态势,比较竞争优势日益增强,帀场份额小断加大。全年实现贸易结算量12716万美元,高居全省二级分行榜首;业务收益达218万元,创下了1998年以来同期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高达55.3%;中行国际结算的拳头产品——代客户外汇买卖业务为全省实现了零的突破,成交量达909万美元。 2002年,中行市分行对“四代”市场进行整合,先后与鹰潭联通公司、供电局、人保公司分别签定了代理手机、电费和保险业务,揽得企业改制职工安置费、下岗职工低保金、职工风险金返还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学校学费等近亿元,使代理业务种类从过去单一的代发工资扩大到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改变了代理业务无手续费收人的历史。2002年累计代理业务总额22760万元,实现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2.7万元,分别超中行省行年度计划210%和271%。通过对这些新的效益增长点的培植,非信贷利息收入占总业务收入比重比上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入实现254万元。
【授信资产不断扩张】 2002年,中行市分行确定了主攻授信市场策略,多次走访企业深入开展调研,外汇贷款项目终获中行总行批准。通过对本外币贷款“一还一贷”的结构调整,不但使该行贷款余额超11亿元,还形成了该行新的效益增长点,2002年新增外汇贷款2773万美元。
改善信贷结构,分散资产风险,夯实发展后劲,策应中行总行和省行零售贷款倍增发展目标。坚持“积极拓展,谨慎运作”的发展策略,牢牢把握个人住房贷款这一业务龙头,在拓展公积金委托贷款、家居装修贷款、按揭贷款等项目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到年底,零售贷款(含公积金委托贷款)余额达到3579万元,新增2011万元,完成省行计划的201.1%,实现消费信贷不良率为零。在四大商业银行中,中行市分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市场占有率为22.69%;新增市场占有率36.38%,取得市场份额第一、贷款增量第一的好成绩。
【抓内控,防风险】 加强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评审委员会、采购评审委员会和资产处置委员会的建设及职能的完善。“尽职调查、风险评审和问责审批”的“三位一体”授信决策机制进一步充实,形成了一套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用有序的内控运作机制。2002年,将网点人员由5人增至6人,强化了网点坐班制和事中监督。在信用卡的授权信控管理上合理分工,避免了“一手清”,对重点岗位人员实行了强制休假制;针对不良资产的抬头现象,中行市分行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协商,有理有节,最大限度降低风险;针对新一代数据业务进行拉网式、排雷式检查整治,全年共纠正违章32次。2002年中行市分行是业务发展最快、经济效益最好、安全运行最平稳的一年。
(陈养联)
中国建设银行鹰潭市分行
【概述】 2002年,中国建设银行鹰潭市分行紧紧围绕省分行提出的工作总体要求,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资产上规模、负债上份额、管理上水平、效益上台阶”的工作指导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圆满地完成省行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截至12月底,全行本币全口径存款余额142795万元,比年初增加17740万元(其中: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81312万元,比年初增加11920万元;企业存款余额61483万元,比年初增加582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00055万元,比年初增加23126万元)。全行不良贷款率2.1%,比年初下降0.5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4204万元,比年初下降543万元。实现贷款利息收入10998万元,贷款利息实收率99.77%。中间业务收入165万元,实现账面利润3257万元,考核利润3919万元,人均创利11万元。
【优质服务】 年内,建行市分行通过上电视、上报纸宣传、上街头巷尾营销和把龙卡业务编成小品送戏下乡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关于龙卡“千里马”生肖卡、速汇通等业务活动,推销新产品,扩大建行社会影响力。全行员工掀起了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争创一流业绩的高潮,工作环境、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谋事、想事、干事”蔚然成风,为各项业务健康稳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构改革】 8~12月,建行鹰潭市分行压缩机构、分流富余人员。此次改革共撤并网点12个,减少机关内设机构4个;全行员工由450人,缩减为341人,机关人员由原来的138人,缩减为93人(含物业管理和审价咨询14人),分流富余人员48名,解聘中层干部8名,淘汰率达24%。整个改革过程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实现了“阳光操作、平稳推进”的总体改革目标。
【业务发展】 建行鹰潭市分行着力推行客户经理制,打出建行服务新品牌;开辟绿色通道,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积极转变经营理念,拓宽营销渠道,培育新的优质客户群体。截至12月31日,该行对市土地储备中心新发放贷款7600万元,成为该行资产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2002年该行负债业务在全体员工团结奋进、努力拼抢下取得了超常规发展。截至12月31日,储蓄存款余额81312万元,年新增11920万元,完成计划任务165%。一年以来,该行取得外汇业务直接经营资格,本外币业务一体化经营成为中间业务的一个新亮点。根据场需求从外汇业务中选出国际结算、结售汇作为拳头产品重点推出。积极发展银行承兑、票据贴现等传统业务,努力推介“速汇通”、银行卡和电子银行等个人客户中间业务。
【内控管理】 建行鹰潭市分行根据总行“要求不松、力度不减,干劲不泄,再上台阶”的构想,认真总结先进经验,积极采取措施,化解不良贷款。截至12月31日,全行一逾两呆口径不良贷款余额4204万元,比年初净下降54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43%;不良贷款率2.1%,比年初下降0.58个百分点。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5334万元,比年初净下降708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08%;不良贷款率2.67%,比年初下降0.74个百分点。
【家园文化】 积极培植“家园文化”,不断提高员工素质;积极倡导以人为本,把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作为“家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寓教于乐。年内,该行组织员工阅读《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提高员工对改革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李芳)
鹰潭市农村信用社
【概述】 认真贯彻全省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市信用社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转变作风,突出重点打好“四战”,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截至12月底各项存款余额105540万元,比年初净增10518万元,完成省信合办下达任务的105.2%;各项贷款余额74904万元,较年初增加11640万元,增长18.3%,其中农业贷款50551万元,累计收回贷款41975万元(收回“两呆”贷款6196万元);全市各项收入6653万元,各项支出6699万元,同比减亏591万元。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有力地支持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2002年,被省信合办评为“清收盘活”先进单位。
【改进服务】 以面向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为思想主导,大力挖掘农村市场。从提高企业形象,改进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手段人手,积极引进工效挂钩的存款竞争机制,市信用社制订了《鹰潭市农村信用社2002年工效挂钩考评办法》,以多劳多得、奖罚分明为挂钩原则,调动了辖区内职工揽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力。下乡服务、上门预约服务、宣传咨询服务,真正把信用社办成对外服务的文明窗口。
【支农服务】 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市信用社在全市农村信用社推广“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全辖区推行载有农户股金、资信等级、贷款限额的《贷款证》,使农民贷款像存取款一样方便,有效地满足了全市农民生产、消费资金需求,使全市信用社成为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农业的“民心工程”、“效益工程”。
【清收盘活】 对不良贷款继续实行分账管理,责任清收,将清收不良贷款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加大考核监控力度。年内出台了《鹰潭市农村信用社资产保全部清收不良贷款考核办法》,将个人报酬和任务完成好坏直接挂钩,奖罚并举,充分发挥资产保全和清收盘活贷款的职能。按照“新老划断、清前堵后、落实责任、注重实效”的工作要求,对全市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逐笔开展“五清”(即清贷款责任人,清偿还能力,清法律时效性,清贷款方式,清贷款复活能力)。将清理的不良贷款分类排队,直接把清收责任落实到责任人。对内部职工自借及担保的贷款,在《鹰潭信合动态》中定期刊登,并从刊登之日起扣职工工资的50%用以还款。11月16日市信用社举行了首次抵债资产拍卖会,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委托拍卖公司向社会进行公开拍卖。
【财务管理】 落实了利息清收责任制,加大收息的考核力度;改变过去利随本清的方法,实行按季(月)收息,确保利息收入的及时性和稳定性;强化应收未收利息的管理,减少坏账的损失;充分运用资金,增加往来收入;严格控制不合理非生息资金占用,提高生息资产比例;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控制费用开支。微机的整套设备统一由市信合办购置,对各信用社的档案设备、安全设施,依据经营情况,逐社核定,统一公开购买,防止浪费。加强业务招待费和会议费的管理。费用支出实行定额管理,严格审批,对超定额和指标一律从职工工资中扣回。对汽车燃油和修理费制定合理的措施,超支部分从司机的工资中扣回。
【人事改革】 一是实行联社副科以上干部的交流制度,全年共交流副科以上干部8人,交流面67%。二是精简机构,合理调整网点布局。对存贷款规模小,历年亏损扭亏无望的信用社和业务量小、安全系数低及一人办理业务达不到保本点的分社予以撤并或降格,全年共撤并网点10个。三是对联社机关和信用社进行“三定”。根据各信用社2001年的业务规模、保本经营指标以及政策等方面因素,合理确定划分信用社的等级类别,按照“精简高效”、“保本经营”的原则,对联社机关科室实行“三定”,辖区内联社机关设五科一部,即综合科、财务电脑科、稽核监察科、计划信贷科、保卫科及资产保全部,机关人员定编不超过25人。四是开展“双考”,确认竞聘上岗资格。五是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对联社中层干部进行公开竞聘,优胜劣汰。对职工实行全员竞聘,双向选择。六是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全员签订劳动合同。
【教育培训】 全年共举办集中培训8期,培训内容为出纳、会计、微机、统计等基础知识,培训面达100%。鼓励职工走学历教育函授道路,参加函授大专人数达30多人。
(厉红权)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3》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真实、客观地反映2002年鹰潭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就、新经验和新发现。
阅读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