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增加了朝会、夕会、纪念周等形式以及公民、修身、党义等课程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赣縣志》
唯一号: 140732020210002683
事件名称: 民国时期增加了朝会、夕会、纪念周等形式以及公民、修身、党义等课程
文件路径: 1407/01/object/PDF/1407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T00469_00.pdf
事件类型: 文化事件

事件描述

清以前以忠君尊孔为主要内容,注重文以载道对生员进行思想教育。民国时期增加了朝会、夕会、纪念周等形式以及公民、修身、党义等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开设了政治课。除经常性的进行时事政策、哲学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法律常识等内容的教育外,还以校会、报告会、班会、团(共青团)、队(少先队)主题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建国初对学生主要抓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54年进行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教育。1963年开展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事的教育。“文化大革命”中,因层层揪“走资派”、“黑帮分子”,批“师道尊严”、“驯服工具论”,鼓励学生“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无法进行正常的思想教育。1979年9月贯彻中、小学学生守则,全县中、小学校每周举行一次升降国旗仪式,以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1981年3月,“第一个文明礼貌月”,学校普遍开展了争做“五讲四美三热爱”好学生的教育活动

知识出处

赣縣志

《赣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着重记述近代、现代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采用篇、章、节的结构形式,共设33篇、141章、452节。篇首设概述、大事记,篇后设附录。概述总摄全书,叙议结合。大事记采用编年体与记事本末体相结合进行记述。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横排门类,竖写史实。文体采用现代语体文,据事记述,不加议论,寓褒贬于事实记述之中。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散记于有关章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