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至1980年森林虫害发生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唯一号: 140732020210000884
事件名称: 1965至1980年森林虫害发生
文件路径: 1407/01/object/PDF/1407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T00210_00.pdf
事件类型: 环境事件
起始时间: 1965年
结束时间: 1980年

事件描述

松毛虫多发生于观下、大由、屏山、龙岗、丰山、小松等平原、丘陵地带的马尾松林区。解放后十几年少有发生。1965年于洋地茶山脑首次发现虫情,成灾面积300余亩。后施放烟雾剂防治,三龄以下幼虫大部熏死。七十年代,多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效果显著。1980年,观下、屏山、大由、龙岗松毛虫危害严重,受害面积4万余亩。县成立森林虫害防治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调进烟雾剂10吨、“六六六”粉10吨用于治虫。1984年屏山、大由受虫害面积1300亩,以机动弥雾喷粉机喷洒10PPM2.5%溴氰菊脂乳剂防治,效果达95%。对虫口密度较小的松林,则采用人工捕捉。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