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有珍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唯一号: 140730020210000253
人物姓名: 易有珍
人物异名: 宇珍、宇封,字厥福,别号乙陀孜
文件路径: 1407/01/object/PDF/1407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T00606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05年7月
卒年: 1928年2月
亲属: 易有境;易有尧

传略

易有珍(1905.7—1928.2),又名宇珍、宇封,字厥福,别号乙陀孜。1905年7月20日生于龙回乡松树下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庭,3兄弟,大弟易有境,二弟易有尧,先后为革命壮烈牺牲。 1915年,易有珍在本村石禾场读私塾。1920年春,转学龙回圩冠英小学。1923年毕业后,考入南康县城郭北塘办的补习学校。在此期间,爱读陈赞贤创办的《蓉江教育》,多次到县立中区第一小学和武营里聆听陈赞贤的讲课和演说,深受影响。1925年考入赣州省立第四中学,结识从事革命活动的廖贵潭等进步学生,思想觉悟大提高。1926年由党组织推荐到广州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易有珍从黄埔军校毕业回到家乡,经常深入群众,看到许多人无田可耕,缺吃少穿,曾多次劝父母把自己家中部分田地无尝送给或卖给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家中的田契和债据当众焚毁。一些人没有饭吃,就叫他们在晚上偷偷地去挑他家的谷子吃。经常与家中的长工、“牛头子”一起劳动、吃饭、睡觉。他的行为遭到父亲的斥责,却博得家乡穷人的爱戴和拥护。 为了方便革命活动,易有珍说服父亲出钱在家里办起了一所小学,取名日新小学。从此,让穷人子女上学读书,利用学校进行革命宣传活动。经过艰苦的宣传发动工作,在龙回东角岭子背建立了农民协会,发展农协会员三四十人,还在三益九江坑和信丰牛迳建立农协组织,开展农运工作。同时,与龙回的朱伯璜、李受恩,浮石的商辑五,潭口的罗贵波和信丰的黄维汉、曾人超等共产党员一起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龙回东角的岭孜背、三益九江坑和信丰的黄泥排建立党支部。 1928年2月16日晚,易有珍接到中共南康临时县委的通知,连夜携带武器赶到潭口圩,参加潭口武装暴动,和罗贵波、钟肇尧、蓝广孚等人率领暴动队员英勇地袭击了驻在潭口真君庙的靖卫团,占领潭口墟,在真君庙召开群众大会,成立南康潭口工农革命委员会。开会期间,国民党马昆部队包围潭口墟。易有珍为掩护群众突围,不幸左腿中弹,撤退到东山乡文峰岭耙泥崠被民团追上,经过激烈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28岁。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