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郁孤台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5096
颗粒名称: 重建郁孤台记
分类号: K29
页数: 1
摘要: 人之血脉不流通,则病。赣城旧有福寿二沟,以受众小沟之水,年久淤塞,雨则渟潦湫隘,阻碍徒舆,蒸为疾疫。盖因一言之浮夸,以致多年之迟误。予虽讶其言之过夸,然亦未能有以确见其所失也。姑命署赣令黄德溥与绅民计之。而议者犹以必须万余缗,少亦七八千缗方可。不如勿派捐费,而令各家自修其界内之沟,官但予以期限而责其成。乃属黄令先将官所修之地,以弓量之,仿土方之法计丈度工。世之欲有所为而误于浮言,震于虚声,坐失事机者亦多矣。故缕叙其颠末,以冀后之人有所考察。重建郁孤台记清·刘峙环赣皆山也。山之巅有台,子牟故以郁孤台名。峙以绌费告,当命于质铺存款支用。五岭之奇观,三山之灵秀,登台而览尽焉。
关键词: 散文 文学创作

内容

柔祗之体,土肉石骨,而水其血脉也。溪涧沟澻,则血脉之所籍以流通者也。人之血脉不流通,则病。地之血脉不流通,而人有不病者乎?赣城旧有福寿二沟,以受众小沟之水,年久淤塞,雨则渟潦湫隘,阻碍徒舆,蒸为疾疫。居者行者皆病之。前人屡议修而不果。予莅任后,每以为念,观察文公翼好善服义,亟命议修。而议者辄谓工大费繁,非数万金不可,以无从筹此巨款而止。盖因一言之浮夸,以致多年之迟误。前人所以遗恨至今者,大率由此。予虽讶其言之过夸,然亦未能有以确见其所失也。姑命署赣令黄德溥与绅民计之。而议者犹以必须万余缗,少亦七八千缗方可。而公项无资,议欲逐户派费。予念如是则沟未修,而民已骚然。且二沟所经多在市廛屋宇之下,官派工役入人居室撤屋掘土,势多不便,事且滋生。不如勿派捐费,而令各家自修其界内之沟,官但予以期限而责其成。其无屋及公产之地,则官发公项修之。此则费省,而事易集。观察称善,而闻者犹以官所应修之费仍不资也。乃属黄令先将官所修之地,以弓量之,仿土方之法计丈度工。核其大略,然后信所费之果无多也。遂禀观察,檄黄令督同绅民克期兴土。又派绅士五人分段监修。畚筑具兴,计工给值。民之自修者亦踊跃争先,间有稍延者督之。不数月工竣。沟如期朔。计縻公项钱仅五百余缗而已。嗟乎!世之欲有所为而误于浮言,震于虚声,坐失事机者亦多矣。修沟其小焉者也。故缕叙其颠末,以冀后之人有所考察。而知其功之非甚难,费之非甚巨也。随时踵而修之,民病庶其有豸乎! 重建郁孤台记清·刘峙环赣皆山也。其城西北隅有郁然而隆阜,突然而孤起,峙于章贡二水之间者,贺兰山也。山之巅有台,子牟故以郁孤台名。李勉登台北望,心怀魏阙,以望阙名。历唐、宋、元、明,来守是邦者,皆留意培筑焉。太守邢珣谓此台雄伟秀拔,关一郡之文运。太史罗洪先特记之。后台废建亭,而亭亦时建时废。同治九年秋,太守魏柳南先生,因公召峙,通问后,慨然曰:“赣邑南粤东闽一大会也,山川之磅礴、人物之俊杰、文章节义之奇异超卓,志不绝书。迄今甲第之衰微,仕籍之淹滞,殆由郁孤台之不复作,而文运因以不振乎?子曷不急而图之。”峙以绌费告,当命于质铺存款支用。遂度地抡材,狭者广之,卑者高之,斜而倚曲、而偏者,则斫削而直之、正之。三级而干霄,四面而连汉。仰视则二眉齐,俯窥则万家鳞列。崆峒、席帽横于前;翠屏、玉虹绕其后;左则马祖高峰,樵归月白;右则杨梅古渡,晚唱风清。五岭之奇观,三山之灵秀,登台而览尽焉。阅七月而工蒇,二千缗而告成。是时适尹吾起鸾,泥金报捷。咸以为太守建台之力,即请记其事。太守不有归之观察,观察不以为功,归之文运。文运岂偶然哉?峙谫陋不文,即事直书,明知遗笑方家,能不学东施效颦耶?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