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阳玉岩行实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5092
颗粒名称: 跋阳玉岩行实后
分类号: K29
页数: 2
摘要: 玉岩先生,乃模公七代孙。名孝本,字行先,居虔州。天资绝正,恬淡寡欲而笃于学。宋熙宁中,游上痒,虽休浣,未尝出外。时左丞蒲公宗孟谋于学官,简阅士类,以充馆客。因延致西席,以诲子弟。二年告归,束脩皆不欲受。蒲问所欲,曰:“愿以市群书”。蒲因尽置国子监书赠以归,且作诗送之,有“收书万卷日沈酣”之句。行先徙居虔州之西门,隐通天岩,将所有之产三之二,以粒傍岩之僧寺,以膳学中之师友,远俗养志,怡然自得。其年十二月,请于朝祭扫,并捧褒赠诰命焚于墓前。其所祭,行先次第载于祀坟记内。且檄郡学岁释奠后三日,诣墓致祭,以答其辍田养士之贶。教官彭公寅实举行其事,迄今不绝,礼义不愆,游者称焉。
关键词: 诗词 作品集

内容

玉岩先生,乃模公七代孙。名孝本,字行先,居虔州。天资绝正,恬淡寡欲而笃于学。宋熙宁中,游上痒,虽休浣,未尝出外。时左丞蒲公宗孟谋于学官,简阅士类,以充馆客。学以行先告。因延致西席,以诲子弟。二年告归,束脩皆不欲受。蒲问所欲,曰:“愿以市群书”。蒲因尽置国子监书赠以归,且作诗送之,有“收书万卷日沈酣”之句。
  行先徙居虔州之西门,隐通天岩,将所有之产三之二,以粒傍岩之僧寺,以膳学中之师友,远俗养志,怡然自得。郡守林颜题其岩曰:“玉岩居士”。学士苏东坡度岭时,一见玉岩翁,深讶相遇之晚,遂为刎颈之交。与之同游真君楼,谒祥符宫真武像,又《次郁孤台韵诗》以赠之。有曰“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州”。其北归也,赠孙志举兄弟诗曰:“我从海外归,喜及崆峒春,新年得异书,东郭有逸民”,指行先而言。盖玉岩翁尝以异书赠苏公,故及之。分携时,又赞其真并诗,末句有“唐时故相流派清”之说。
  公徜徉玉岩十馀年,声闻四达。大观丁亥五月小逻先茔前产瑞莲之祥,是年国颁八行科,以网罗贤俊。行先时居虔州,本县提举学士大守,吏部知彰,以公应诏,召对称旨,赐官登仕郎,当除国子学录。其年十二月,请于朝祭扫,并捧褒赠诰命焚于墓前。其所祭,行先次第载于祀坟记内。扫祭既毕,国录公还朝,当迁。以所隶生徒多显达转宣教郎秘阁校理,俄迁直秘阁,提举洪州玉隆宫,赐绯衣银鱼袋,仍直秘阁。遂乞归隐。到家日与李存皆以恬退相觞咏,时号“崆峒二老”。宣和壬寅,八十四,无疾而终。诸孤聿追先志,仍葬于通天岩之西偏,立像祠之。提刑李公传实助葬焉。淳熙己亥,提刑赵公进延公玺,命属僚程宏静、邑尹王沈新其墓。且檄郡学岁释奠后三日,诣墓致祭,以答其辍田养士之贶。教官彭公寅实举行其事,迄今不绝,礼义不愆,游者称焉。今赣州及南野之阳氏即其后云。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