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共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318
颗粒名称: 团结共事
分类号: D064
页数: 2
摘要: 被选为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的5人,被选为副市长的2人。期间,担任实职的党外副市长,连任4届的1人,各任1届的2人。1980年7月~1993年1月,市人大、市政协5次换届,其代表(委员)和常委都按规定数额对党外人士作了推荐安排。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安排为省人大代表3人,市人大代表42人,市人大常委5人;省政协委员22人,省政协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178人,市政协常委36人。全市还聘请27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党风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审计员和教育督导员。
关键词: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内容

安排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建国初期召开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与会代表及其选举产生的市协商委员会委员,安排了一定比例的民主党派、知识界、工商界、宗教界、少数民族成员和爱国民主人士。被选为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的5人,被选为副市长的2人。1955年2月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赣州市委员会(简称市政协)后,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方针指引下,更加重视发挥各界人士的作用,至1965年,第一至第五届市政协会议,对党外人士(指非共产党员,简称党外)均作了政治安排。正、副主席中,第一届6人,党外有4人;第二届6人,党外有3人;第三届8人,党外有5人;第四届11人,党外有7人;第五届11人,党外有7人。期间,担任实职的党外副市长,连任4届的1人,各任1届的2人。1980年7月~1993年1月,市人大、市政协5次换届,其代表(委员)和常委都按规定数额对党外人士作了推荐安排。历届人大、政府和政协都有党外人士担任副主任、副市长和副主席。1995年,党外人士中有1人担任市人大副主任,1人担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6人担任市政协副主席(其中专职1人)。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安排为省人大代表3人,市人大代表42人,市人大常委5人;省政协委员22人,省政协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178人,市政协常委36人。在政府机关担任副局长以上的有14人,担任副乡(镇)长3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1人。全市还聘请27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党风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审计员和教育督导员。
  帮助发展组织和建设领导班子遵照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关于帮助党派、工商联做好组织发展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1986年,中共赣州市委统战部支持和帮助各民主党派坚持“三个为主”(大中城市为主、中上层人士为主、重点分工对象为主)原则,有计划稳步发展各自的成员。至1995年底,各民主党派已建立下属支部(支社、直属组)58个,成员766人。市工商联建立4个分会,4个活动小组,会员584人,其中老会员185人,团体会员3个(个体协会、供销社、同业公会),企业会员242人(个),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154人。1986年,遵照上级指示精神,协助各民主党派选配18名政治素质较好、年富力强的成员充实领导班子,使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后继有人,顺利完成4次换届任务。同时,将派驻民革、民盟、民建、农工党市委会的中共党员秘书全部撤出,由各民主党派任命本组织成员为秘书。对各民主党派自身的工作,做到“一不包办,二不代替,三不约束”,支持其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