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品种及品种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04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品种及品种改良
分类号: S339
页数: 3
摘要: 境内饲养的主要家畜有猪、牛、羊、兔、狗、猫;家禽有鸡、鸭、鹅、鸽、鹌鹑等;另有蜂。主要地方品种有: 赣州白猪本世纪20~30年代,由纯种约克夏种公猪与赣州城郊饲养的左安黑猪配种(杂交)繁殖的后代,毛色全白、体格健壮、抗病力强、出栏率高,深受群众喜爱,称其为“赣州白猪”。1958年,建立赣州市养猪场(后改名赣州白猪良种繁殖场),专门从事赣州白猪的培育。
关键词: 品种改良 良种繁育

内容

境内饲养的主要家畜有猪、牛、羊、兔、狗、猫;家禽有鸡、鸭、鹅、鸽、鹌鹑等;另有蜂。主要地方品种有: 赣州白猪本世纪20~30年代,由纯种约克夏种公猪与赣州城郊饲养的左安黑猪配种(杂交)繁殖的后代,毛色全白、体格健壮、抗病力强、出栏率高,深受群众喜爱,称其为“赣州白猪”。1958年,建立赣州市养猪场(后改名赣州白猪良种繁殖场),专门从事赣州白猪的培育。1959年,成立赣南区赣州白猪育种委员会,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育。经过杂交、回交、横交,品系繁育,系统选育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和科学试验,1982年,经省内外专家鉴定,认定赣州白猪已培育成功,为优良的地方良种猪。赣州白猪的生长繁殖性能高,产仔数经产平均为12头以上,日增重520克以上,料肉比4∶1,屠宰率78%,瘦肉率50%以上。群众把赣州白猪概括为狮子头、双板背、铜锣屁股、吊扫尾。1995年,全市有种母猪7318头,其中赣州白猪占65.8%。
  蟠龙花鸭由北京鸭与本地麻母鸭杂交而成的地方优良禽种。因原产地在蟠龙镇,且羽毛大多为花斑,故称其为蟠龙花鸭。其嘴、跖、蹼均为深黄色。体型大,长方形,胸肌、腿肌丰满。体重2.25~3公斤,年产蛋160个,蛋重75克。屠宰率(全净膛)80.5%。1995年,有种鸭1.5万羽,每年可提供苗鸭150万羽。
  黄牛毛色全黄或棕色,体型矮小,四肢细长,动作敏捷,性情温顺。公牛四肢较粗壮,肩峰高而丰满,喜斗。母牛大多三年两胎。1995年,有育龄黄母牛7694头。
  蜜蜂以边远山区养殖较多,主要品种为枣红色蜂(中蜂)。其外貌特征为体型较大,头、胸和大足均呈赤褐色,性情较温和;腹部有深棕色罗纹,遍身有淡色绒毛。蜂王产卵力强,最多时每日能产1800粒左右;工蜂舌较长,采蜜力高,修筑巢脾快。1995年,全市养蜂1962箱。
  主要引进品种有: 猪有大约克夏猪、长白猪、杜洛克猪及南昌白猪。70年代,引进朝鲜白猪、巴克夏猪、兴国茶园猪等。90年代,引进香猪、荷兰猪。
  牛有荷兰黑白花奶牛。70年代,引进辛地红牛。
  羊1979年,引进隆能奶山羊、菜山羊。
  兔有日本大耳兔、青紫蓝兔。60年代,引进安哥拉长毛兔。90年代,引进獭兔。
  鸡有三黄白耳鸡、艾维茵肉鸡、乌骨鸡、伊莎蛋鸡。80年代,引进红考、白洛克、罗斯、星布罗、AA鸡等。90年代,引进七彩山鸡、珍珠鸡。
  鸭有樱桃谷鸭、绿头鸭、大余麻鸭。80年代,引进卡叽——康贝尔鸭、绍兴蛋鸭等。
  鹅有狮头鹅、兴国灰鹅。80年代,引进莲花白鹅、谷鹅等。
  鸽有美国王鸽、西德王鸽。
  鹌鹑 1982年从北京引进。
  其他畜禽 90年代初,引进海狸鼠、鹧鸪等。
  品种改良建国前,境内畜禽的品种改良大多处于自发状况。建国后,市人民政府重视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加大引种数量,加强品种选育,开展杂交优势利用。到1995年,全市有良种猪3500头,良种牛150头,良种禽4万羽。
  猪的杂交利用 70年代初,市白猪良种繁殖场开始有计划地开展猪的杂交组合试验,用赣州白猪与兴国茶园猪、朝鲜白猪、巴克夏猪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猪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强,增重优势率高达6~17%,屠宰率提高7%。80年代,以市白猪良种繁殖场为中心,建起生猪人工授精站5个,引进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瘦肉型良种公猪,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生产。90年代,全市全面开展猪杂交优势利用工作,尤其是1991~1993年实施的生猪生产“七·五”工程(70%的存栏母猪用于杂交优势利用,50%的农户养猪由熟喂改为生喂),成效显著。3年实现生猪出栏19.33万头,出栏率达150.9%,增加瘦肉量57.66万公斤,节省燃料费用579.14万元,养猪收入达8697.87万元,实现利润1159.72万元。至1995年,全市95%的存栏母猪用于杂交优势利用,杂交猪瘦肉率达52%以上,生猪的饲养周期缩短2个月。生猪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耕牛品种改良1952年,开始改良耕牛品种,设立若干个耕牛配种站,选出优良公牛,易地交换配种。1972年,建立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配种站,利用荷兰黑白花奶牛、辛地红肉牛的冷冻精液与本地黄牛配种,全市产出杂交牛51头。杂种牛体型大,挽力大,但因牛头带白花,愿饲养者少。至70年代中后期,耕牛改良中断,复为自然交配。
  鸡的杂交繁殖赣州市良种鸡繁殖场建立后,引进罗斯、来航、AA鸡等10余个良种鸡品种。1983年扩大良种鸡的生产规模,面向全区供应种鸡和种蛋。1995年,办起集科研、生产、技术推广于一体的赣州市华大畜禽有限责任公司,开始集约化的种鸡生产和规模化的种蛋、种苗供应,加速杂交鸡的繁殖。杂交鸡生长快,一般饲养35~40天,体重可达1.3公斤,产蛋率比本地鸡提高20~30%。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