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015
颗粒名称: 电路
分类号: TN917
页数: 2
摘要: 有线电报电路清光绪二十二年,置有线电报电路(简称电路)。1929年,架设赣州至信丰金鸡岭电路1条,全长80公里,与信丰县局进行话传。1947年,架设赣州至南康话传电路2条。建国初至1955年,与赣州地区部分县局的有线电报使用单机话传。同时,将赣州至瑞金、大余话传电路改为莫尔斯机单工电路收发报。
关键词: 幻线回路 实线回路

内容

有线电报电路清光绪二十二年,置有线电报电路(简称电路)。1929年,架设赣州至信丰金鸡岭电路1条,全长80公里,与信丰县局进行话传。1947年,架设赣州至南康话传电路2条。建国初至1955年,与赣州地区部分县局的有线电报使用单机话传。同时,将赣州至瑞金、大余话传电路改为莫尔斯机单工电路收发报。1956年后,又将单工电路改用双工韦氏快机收发电报。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赣州至赣州地区各县局的电路陆续由电传电路取代话传电路,实行半自动收发报,有电路32条。1985~1990年,有二级省际电路2条,二级省内电路21条,市内电路4条,出租电路1条。1991年以后,有二级省际电路1条,二级省内电路36条,出租电路9条。12月25日,电报传输进入全国自动转报网,赣州局有线电路减少16条。1995年,公众电报业务电路进入自动转报系统,电路减至24条,其中二级省内电路20条,区内电路4条(含出租电报电路1条)。
  无线电报电路建国前,无线电报通信以军用通信为主,地方使用无线电报极少。建国初,被国民党军队破坏的有线电报电路一时未能恢复,则使用无线电路通报。1963年,以赣州为中心,沟通了赣州地区18个县的无线电报电路。除担负气象、防汛任务外,平时作为备用。1966年,无线电报电路停止,1974年恢复。至1995年,有无线电报电路18条,均系二级省内电报电路。
  传真电路 1978年4月开办,电路总数为20条,均属省内电路。其中赣州至南昌、吉安各1条,赣州至全区18个县各1条(含广昌县)。经试机测验,机械设备质量较差,未对外营业,1979年10月全部停开。1991年10月,恢复传真电路,建成以赣州市为中心的赣州地区电报传真网。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