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计划与生产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89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计划与生产管理
分类号: F2
页数: 2
摘要: 第二节计划与生产管理计划管理计划编制采取上下结合,综合平衡的方法进行。先由企业自行编制计划草案上报地、市行业主管部门,地、市主管部门根据省主管部门与地区计划部门的计划指标对企业上报的计划草案进行综合分析,协商平衡,编制出行业计划草案,上报省、地主管部门,审核后将各项计划下达各企业。企业根据地、市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结合市场需求情况,制订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收入和利税等各项计划。
关键词: 生产计划 企业管理

内容

第二节计划与生产管理计划管理计划编制采取上下结合,综合平衡的方法进行。先由企业自行编制计划草案上报地、市行业主管部门,地、市主管部门根据省主管部门与地区计划部门的计划指标对企业上报的计划草案进行综合分析,协商平衡,编制出行业计划草案,上报省、地主管部门,审核后将各项计划下达各企业。企业根据地、市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结合市场需求情况,制订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收入和利税等各项计划。
  计划管理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等阶段。50~70年代中期,实行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由地、市行业主管部门向各企业下达具体的产品产量等指标,由国家调拨企业生产所需的设备和原料,经企业生产加工后,产品再由国家全部统销。1978年,转向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并重,适当放开市场调节计划,让企业在计划指导下,依据市场情况,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计划。1982年后,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逐步上升到主导地位,行业和行政主管部门仅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及军事项目配套的机械电子产品实行指令性计划,对一般的机电等产品实行指导性计划,或完全市场调节。进入90年代,指令性计划基本取消,企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参与市场竞争,以销定产。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方法主要有生产调度会制和现场检查制两种。生产调度会也称生产形势分析会,有时与质量分析会、经济形势分析会合在一起召开,一般每月或每季1次。主管部门不定期召开生产会议,交流生产情况,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生产形势,找出生产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提出生产要求。现场检查是主管部门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各企业生产现场实地检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或组织力量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写出情况报告及意见,向上级或有关决策部门反映。
  各企业内部建立生产统计制度,对一个生产期内的产值、产量、品种等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一般每月统计1次,并进行分析,写出报告,供生产决策参考,并作为历史资料存档备查。
  市工业主管部门和各企业重视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结合气候变化情况,采取防暑降温与防寒防冻等措施。80年代起,每年5月开展安全月活动,对安全生产进行宣传、检查和评比,使职工工伤死亡事故明显减少。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