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88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
分类号: TF808
页数: 2
摘要: 第四节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 1918年,境内笔架山、蛤湖发现矿脉,建立私营笔架山金矿,开采锡矿、钨矿。1947年,在三康庙设赣县磁选厂,磁选赣南各矿场毛钨矿。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炼厂 工厂

内容

第四节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 1918年,境内笔架山、蛤湖发现矿脉,建立私营笔架山金矿,开采锡矿、钨矿。1947年,在三康庙设赣县磁选厂,磁选赣南各矿场毛钨矿。
  建国后,赣南有色金属矿产的大量开采,促进了赣州市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的发展。1956年新建赣州钨矿精选厂,1958年新建八〇一厂,1959年新建赣州铝厂,1966年新建赣州化工研究所(今赣州钨钼材料厂),1978年新建赣南炼锡厂,1984年新建赣南稀土厂,随后又相继新建了一批矿石产品加工和稀土分离的乡镇集体企业。全市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已与南方冶金学院、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组成了从精选、冶炼、综合利用加工、设备修理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科研体系。1995年,全市有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16户,职工3639人,固定资产原值2.66亿元,主要产品产量1397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34亿元,销售收入6.44亿元,实现利税7750.8万元。市属主要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有: [=此处为插图(赣州钨钼材料厂生产的仲钨酸铵获国家银质奖)=] 赣州钨钼材料厂建于1966年,位于西郊路中段西侧,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是轻工业部钨钼制品定点生产单位,江西省唯一生产钨钼制品的厂家。198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46家机电行业出口基地企业之一,属全民所有制中型企业和国家二级企业。建厂初期,生产设备简陋。经20多年的努力,从日本、英国、瑞士引进先进技术,先后进行三期技术改造,现已拥有年产2000吨仲钨酸铵的设备和技术,年产5亿米钨丝的生产设备及精密检测仪器。主要产品有仲钨酸铵(APT)、蓝色氧化钨、钨条、钼丝、绞合钨丝、超细白钨丝、灯丝。仲钨酸铵获国家银质奖,钨丝系列产品被评为江西省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1988年,轻工业部授予质量管理奖、全国轻工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称号。1995年,有职工767人,其中技术人员84人;固定资产原值4822.7万元,净值3139万元;主要产品仲钨酸铵产量1095吨,钨丝4.15亿米;完成工业总产值5800万元,销售收入6703万元,实现利税569万元,创外汇704万美元。
  赣州虔东工业公司建于1989年4月,位于水东镇,是江西省乡镇一级企业,由7个生产企业组成。前身是水东砖瓦厂。建厂初期,年收入不足20万元。1977年2月,进行技术改造,盈利7.8万元。1988年起,先后兴办赣州稀土金属冶炼厂、赣州虔东制碱厂等企业。通过扩建改造,开发出镨、钕、铈、镧等新产品。其中镨、钕列为国家“星火”计划实施项目。198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乡镇企业先进单位。1989年,获国家农业部乡镇企业烧结质量优胜企业称号。1992年,国家科委授予“星火”计划实施先进单位称号。1993年,获江西省科委科技先进单位称号。1995年,有职工677人,其中技术人员20人;固定资产原值708万元;生产镨钕金属200吨、金属钕50吨、机制红砖2000万块、纯碱1000吨、氯化铵1000吨、泡化碱3000吨、面粉3000吨、建筑钢材3000吨、稀土灼烧1000吨;完成工业总产值4670万元,实现利税190万元。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