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3752
颗粒名称: 机构
分类号: F402
页数: 2
摘要: 机构行政管理机构清代,赣县县署设工科兼管城市建设。民国时期,赣县县政府设建设科,以管理城市建设为主。1933~1935年设立的赣州市政公署,是由军人执政,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城市建设的特殊专业机构,负责市政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经费筹集、施工监督等工作。撤销后,城市建设仍由赣县县政府建设科管理。1943年设立赣州镇后,一般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由镇公所负责,重大工程仍由赣县县政府建设科管理。
关键词: 工业管理 工业管理机构

内容

机构行政管理机构清代,赣县县署设工科兼管城市建设。民国时期,赣县县政府设建设科,以管理城市建设为主。1933~1935年设立的赣州市政公署,是由军人执政,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城市建设的特殊专业机构,负责市政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经费筹集、施工监督等工作。撤销后,城市建设仍由赣县县政府建设科管理。1943年设立赣州镇后,一般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由镇公所负责,重大工程仍由赣县县政府建设科管理。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设建设科,负责城市建设等工作。1956年8月,成立赣州市城市建设局,负责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1958年1月,并入工业交通局。1958年8月,恢复城市建设局。1960年9月,与交通局合并,为赣州市城市建设交通局。1963年5月,恢复城市建设局。1967年4月,成立市城建局抓革命、促生产临时委员会。1968年11月与市房地产管理局、市民政局殡仪馆、市卫生局环境卫生管理所等8个单位合并成立赣州市城市公用事业公司。1972年4月,撤销市城市公用事业公司,成立赣州市城市建设管理局,同时成立赣州市房产公司、赣州市市政工程队、赣州市园林管理所、赣州市自来水厂、赣州市公共汽车公司,均为城建局辖属单位。1984年1月,设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主管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人民防空、村镇建设及建筑行业。同年11月,先后划出人民防空和环境保护工作,改名市城乡建设局(简称市建设局)。1995年,局机关有职工37人。
  此外,1955年后,先后成立了以地市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赣州市城市建设委员会、赣州市城市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赣州市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作为城市建设的领导与协调机构。
  群众性组织机构建国初期,先后成立的群众性组织有:赣州市浮桥管理委员会、赣州市路灯管理委员会、赣州市修路疏沟委员会、赣州市人行道修建委员会等。
  专业管理机构赣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养护处 1984年6月,成立赣州市市政工程养护处,负责全市市政工程的维修、养护和管理。1990年5月,更名赣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养护处。1995年,有职工212人,其中技术人员15人。
  赣州市市政工程公司 1980年4月成立,负责市政工程新建项目,属事业单位企业核算。其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7月的赣州市市政工程队。1995年4月,经江西省建设厅审查核定为市政工程暂定二级。1995年,有职工187人,其中技术人员10人。
  赣州市城建管理监察大队 1982年3月,成立赣州市城市管理纠察队。1991年,更名赣州市城建管理监察大队,负责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房地产等监察工作。定编50人,为市直属事业单位,归口市建设局。1992年,被建设部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赣州市建筑工程管理处 1988年5月成立,负责对全市建筑行业的管理工作。1995年7月,与新成立的赣州市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95年,有职工12人,其中技术人员8人。
  赣州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1984年成立,负责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工作。1990、1993、1995年被江西省质监站评为质量监督工作先进单位。1995年,有职工10人,其中技术人员7人。
  赣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1992年6月,成立赣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负责收集、整理、保管、编研和利用城市建设档案资料。定编5人。1995年11月,成立赣州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处,与城建档案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隶属市建设局。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