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句法特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康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276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句法特点
分类号: H07
页数: 3
摘要: 南康话的句子结构,一般和普通话相同,但也有特殊的地方。
关键词: 方言研究 方言字 基础方言

内容

南康话的句子结构,一般和普通话相同,但也有特殊的地方。
  1.状语的位置不同,有的出现在谓语之后。如:你食碗饭添(你再吃一碗饭)。
  2.补语的位置有别,有时不是在谓语后,而是在宾语后,如:你跑佢唔赢(你跑不过他)。
  3.宾语的位置异样,有时出现在谓语之前。如:妈妈,要饭食(妈妈,我要吃饭)。
  双宾语的位置也有别。如:你借本书(你借给我一本书)。
  4.被动句式的不同。普通话加“被”字的,南康话可省去。如:碗打烂了(碗被打破了)。普通话加“被”字的,南康话则加“拿”字。如:花生拿老鼠偷食了啦(花生被老鼠偷吃了)。
  5.比较句式的不同。
  在南康话中,(1)除用“比”外,还要在形容词前加“更”字。如“比你更大(我比你大)。(2)普通话中的否定词“没有”或“不如”变成“有”,而且要在形容词前加“咁”字。如:你有佢咁高(你没有他高)。红砖有青砖咁好(红砖不如青砖好)。
  6.处置句式的不同。
  在南康话中,(1)有时不用介词“把”。如:你的钢笔借佢用一下(把你的钢笔借给他用一下)。(2)用“捂得”代替“把”。如:捂得佢去修县志(把他调去修县志)。(3)用动宾短语或无主句表示。如:关稳门(把门关上)。抓起佢来(把他抓起来)。 附: [=此处为表格页(表30—8 县内六个方言片语音对照表)=] 注:声调栏内的44、11、32、53等表示声调的调值。如蓉江声各个声调的调值是:阴平是高平调(44),阳平是低平调(11),上声是中降调(32),去声是高降调(53),入声单念时是中升调(24)、连念时是短高调(4)。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