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其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康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273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其他
分类号: K892
页数: 1
摘要: 一、家具解放前,一般家庭主要家具有架子床、一斗或二斗抽屉台、层橱、方木箱、方台、双人长条凳、靠背竹椅、壁橱等。富户睡的是雕花嵌磁板的凉床,用的是二斗一门、三斗一门或五斗、九斗书桌、绘画层橱、皮箱、圈椅、大师椅、十或十二人大圆台、八仙桌、高平头椅、骨牌凳、雕花嵌磁板神台,厅堂悬挂扁额,两侧墙上挂木桃对。解放后,家具不断更新。现在,家具款式新颖,色彩鲜艳,美观大方。一般人家有高低床、三门嵌镜大衣橱、食……
关键词: 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史

内容

一、家具解放前,一般家庭主要家具有架子床、一斗或二斗抽屉台、层橱、方木箱、方台、双人长条凳、靠背竹椅、壁橱等。富户睡的是雕花嵌磁板的凉床,用的是二斗一门、三斗一门或五斗、九斗书桌、绘画层橱、皮箱、圈椅、大师椅、十或十二人大圆台、八仙桌、高平头椅、骨牌凳、雕花嵌磁板神台,厅堂悬挂扁额,两侧墙上挂木桃对。解放后,家具不断更新。现在,家具款式新颖,色彩鲜艳,美观大方。一般人家有高低床、三门嵌镜大衣橱、食品橱、三角或五角橱、各式书橱、五斗写字桌、单双人坐卧沙发、高低活动凳、骨牌凳、藤椅、靠背凳等。各式组合家具开始进入城乡家庭。单车、手表、收音机、缝衣机、电风扇在城乡已相当普及。收录放三用机、电唱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组合音响等,拥有的家庭越来越多。
  二、义亲结拜兄弟和结老庚旧时,男子性情相投者,通过写金兰谱(俗称义书),择黄道吉日凌晨,向阳上香点烛,喝血酒,发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结为兄弟(俗称结金兰),并按年龄大小排出老大、老二、老三……,亲如兄弟。许多同年生(俗称同庚)的男子,同拜天地结为庚兄弟(俗称结老庚),情同手足。民国此风尤甚。解放后,逐步消失,现已不复见。
  契母解放前,男孩出生后病痛多,亲人为其“问仙”、“算命”,若与生父母“不相生”,则要契拜他(它)人为母,叫契母。若契拜石、树等,孩子亲人备香烛、三牲、茶酒至石、树等前敬神,把孩子衣服放石上、挂树上,给孩子取名石生、树生等,以后逢时节都要到该石、树前敬神,以表孝敬,求其保护。若契拜人,生父母择吉日、备酒肉、布等到契母家,拜过契母,契母抱孩子,为其按号,如叫“狗狗”、“叫化”、“贱狗”等。多病孩子,契母给其右手戴祛病痛锁。此后,逢年过节给契母送节,双方来往密切,亲如一家。解放后,人们相信科学,此俗逐渐消失。
  三、破蒙旧时,学龄儿童上学,择吉日凌晨,由亲人携带香烛、果品、酒等,放鞭爆背着上学校(凌晨背着上学,是怕碰见女人,怕踩牛脚迹。实迷信),到校后,由亲人先在孔子像前点香燃烛,学童先跪拜孔子,后跪拜老师,再请老师喝酒吃果品后,老师点《三字经》“幼而学,壮而行,上理国,下便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叫破蒙。40年代,此俗逐步破除,50年代已不复见。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