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几所中学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康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261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几所中学简介
分类号: G638
页数: 1
摘要: 32年8月设立高中,改名为“南康县立中学”,停招简师科。解放后仍称“南康县立中学”。1950年6月改为省办,改称“江西省立南康中学”。1968年10月,南康中学撤消。教师大部下放劳动,部分到其他中学任教。学校设备、图书、仪器损失殆尽。1969年11月将西华中学改为“南康县农科所五·七中学”。1980年12月,在赣州地区重点中学的体育、文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评比中,被评为地区文艺先进单位。5月,共青团赣州地委授予学校文明礼貌月活动先进集体。参加地区物理竞赛,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有11名学生被选拔参加全国物理竞赛,有2名学生受到中国物理学会的表彰。1985年1月,省委宣传部、教育厅授予学校为“文明学校”。
关键词: 中学 类型

内容

南康中学创办于民国28年(1939年)9月,初称“南康县立初级中学”,校址在县城东门外孔庙(今赣南卷烟厂)。31年下学期,附设1班简师科。32年8月设立高中,改名为“南康县立中学”,停招简师科。解放后仍称“南康县立中学”。1950年6月改为省办,改称“江西省立南康中学”。1953年8月至1958年8月,学校向大余、崇义、上犹等县招收高中新生。1968年10月,南康中学撤消。高三及高二学生全部毕业离校,高一和初中学生分别转到其他中学。校舍被占用建赣南卷烟厂。教师大部下放劳动,部分到其他中学任教。学校设备、图书、仪器损失殆尽。1969年11月将西华中学改为“南康县农科所五·七中学”。1972年2月,又易名为“南康县中学”。1976年10月,复名“江西省南康中学”。1977年,学校被列为省、地区重点中学。由于学校领导、教师热心教育,教学认真,学校成绩斐然。1980年12月,在赣州地区重点中学的体育、文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评比中,被评为地区文艺先进单位。1982年2月,团省委、省教育厅授予高二(4)班团支部为创“三好”的先进集体。5月,共青团赣州地委授予学校文明礼貌月活动先进集体。1983年,荣获地区生物园优秀集体奖。1984年学生参加地区数学通讯赛,获三等奖4名,鼓励奖11名。参加地区物理竞赛,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有11名学生被选拔参加全国物理竞赛,有2名学生受到中国物理学会的表彰。1985年1月,省委宣传部、教育厅授予学校为“文明学校”。1985年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竞赛,罗小年获一等奖,梁东获三等奖。1985年全国中学生哲学、政治经济学小论文竞赛,卢普铭的《近墨者黑吗?》一文获三等奖。1985年,教学仪器管理工作成绩显著,受省、地区表彰,被评为先进单位。
  学校重建后,1985年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其中房屋占地5948.79平方米,建筑面积19747平方米。主要房屋共计28栋(其中楼房12栋,平房16栋)375间。大部为钢筋水泥结构。除教室、礼堂、宿舍外还有电化教室、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实验室、仪器保管室、图书室等。
  学校实验仪器较充实,1985年物理仪器计有655件,其中有数学计时器,简式计时器,演时电流计,毫伏计,单双臂电桥,旋片式真空泵,电磁学组合教具,教学示波器,学生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无线电组合教具,光学组合教具,收发信机等。化学实验仪器主要有光电比色计、PH计、烘干箱、1/1000g、200g分析天平等1186件。生物主要仪器、标本模型有:电冰箱、高压灭菌器、生物显微镜、4X双筒立体显微镜等204件。有专职仪器管理人员2人。
  图书不断增多。1985年藏有图书14714册,杂志5032册,报纸23种48份。图书室管理员1人。
  1985年全校有教学班39班,学生2409人。其中初中12班,学生702人,高中26班,学生1707人,教职员166人。自办校始至1985年止,高中共毕业37届,毕业学生7565人。自1977年恢复大、中专统考后,至1985年有1060人录取大专学校,其中有333人录取重点院校,有5人录取清华大学,8人录取北京大学。另选飞行员2人。有458人录取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向来重视德、智、体、美教育,树立了严教勤学的校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59年高中毕业生升学统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1950年至1963年高中毕业生1395人,有718人录取大学。1964年和1965年高中毕业生考入大学者达80%以上。
  唐江中学创办于1949年9月,始系由私立岭北中学和私立光华中学两校合并改办的私立唐江中学。1951年11月收归县办,称“南康县立唐江中学”。1954年1月改名为“南康县初级中学”。1958年8月开设高中部,改为“江西省南康唐江中学”。1968年12月改为“平田高级中学”。1970年春,改为“南康平田公社农科所五·七中学”。1973年2月,平田中学与唐江镇中学合并,复称“江西省南康唐江中学”。
  1985年有初中21班,高中20班,共有学生2525人。有教职工114人。是赣州地区学生人数最多的完全中学。
  唐江中学是一所规模较大,设备较完善的普通中学。占地面积2997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092.12平方米。有5栋教学楼计36间,实验大楼1栋8间,大礼堂1栋,办公楼1栋12间,医务室1间,学生平房寝室16间,教职工宿舍84间,学生厨房1栋,锅炉房1间,膳堂1栋,会议室1间,仓库、教工厨房、教工家属厨房一应俱全。
  1985年共有教学仪器4010件。其中数学科有139件,物理仪器有1730件,化学仪器1800件,生物仪器341件。
  图书资料有政治资料2246册,语言资料1751册,数理化资料1448册,史地资料480册,外语资料279册,音乐、体育、美术等资料388册。阅览室有报刊杂志100多种。
  体育场地有大体育场1个,中型活动场1个,有供8人横排同时比赛的200米跑道一条。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1951年至1985年共培养37期初中毕业学生11297人,高中毕业生24期5545人。1977年恢复大、中专招生统考后至1985年,为大专学校输送新生304人。1979年7月高中毕业生参加高校统考中,被录取在大、中专的人数计120多人,曾受到地区的奖励。1982年初中二年级学生胡钟的参加共青团中央组织的作文竞赛获得优胜奖,被选载在《我爱读书》一书中。1984年高三(6)班张元东的小论文《浅谈物质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获地区二等奖。
  蓉江中学是由原南水初中改为西华中学,校址在南水生佛寺,1977年迁校于县城西门外(原华山小学),1981年9月,改名为蓉江中学。是南片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高中招生面向龙回、三益、西华、东山、横寨、赤土、浮石、镜坝、蓉江等乡镇的初中毕业生。初中招生面向蓉江镇及西华乡就近小学毕业生。学校坐落在丘陵山坡上,场地宽广,占地面积计60.79亩。校舍除原西华中心小学建的1栋教工宿舍、1栋平房教室和购买蓉江镇红砖厂1栋厂房及1栋职工宿舍外,其余校舍都是新建的。新建的校舍都是红砖和钢筋水泥结构。两栋三层教学楼依山横排,颇显雄伟,计建有教学楼5栋42间,教工宿舍、教工家属宿舍、学生宿舍、厨房等附属房均基本建就。1984年县教育局建为理、化实验中心,由省定为重点教学仪器配备的学校之一。图书、仪器、教学设备基本齐全。学生人数逐年增加。1985年有高中14班,初中15班,还办有家用电机、缝纫专业各1班,共有31班,学生2029人,教职工109人。从1979年至1985年,高中毕业生中有33名考取在大专院校,有97名考取中等专业学校。
  横市中学创办于1956年9月,校址在横市墟背,1968年10月始有高中班,改称“横市高中”。1969年改为“横市公社农科所五·七中学”。1973年为“横市中学”。是南康北山区一所完全中学。学校总占地面积17亩,运动场地2亩,教室5栋20间1050平方米,实验室5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礼堂等。教工宿舍780平方米,学生宿舍570平方米。学校设备较完善,教学仪器较为俱全,学校在大湾辟有茶叶基地15亩,古河道改为农场基地10庙。1985年有初中10班,高中7班,学生1052人,教职工60人。
  凤岗中学创办于1958年。初称“凤岗初级中学”。校址在凤岗墟凤头岭西坡下。前面临赣犹公路,后面依上犹江畔,1968年始设高中,校名改称“凤岗高中”。1969年改为“凤岗公社农科所五·七中学”。1973年改名为“凤岗中学”。房舍除原凤岗中心小学的校舍外,陆续新建教室25间,教工宿舍50间,有可容800人的大礼堂。实验室、仪器保管室、厨房、膳厅俱全。运动场地面积3344平方米,辟有300米环形跑道。学校占地总面积为35496平方米。1972年在大圹口辟有农场,耕地面积为10亩。1985年有初中14班,高中8班,农职业班1班,共计学生1291人,教职工68人。学校以严治校,办学严谨,纪律严明,教风、学风好,学生勤学苦练。1961年曾评为地区红旗学校。1979年学生李平考取清华大学。1980年评为省优秀学校,获得省人民政府嘉奖。1985年经县教育局验收为文明学校。自1977年至1984年,高中毕业生考入高等院校的有116名,考取中等专业学校的有298名。
  潭口中学创办于1957年8月,先是潭口二小附设初中1个班。校址:李墩子上。1958年9月称“潭口初级中学”。1960年10月迁至潭口坞埠岗(今赣州地区农机学校)。1964年10月改为“赣南师专第一附属中学”。1968年8月改为“南康县潭口高中”。1969年11月与县农场潭口分场合并,改为“南康县园艺场五·七中学”。1971年8月创办共大潭口分校,校舍、设备、农业基地全给共大潭口分校。后将潭口农业中学改为“潭口公社农科所五·七中学”。1973年改称“南康县潭口中学”。校址设在园林岗堡围子(原潭口中心小学),并在李墩子设立分部(1984年分部新办“潭口畜牧水产学校”)。经过逐年改建、扩建,有教室24间,面积2151.76平方米,教职工宿舍67间,面积1565.75平方米,图书馆80平方米,实验室80平方米,学生宿舍680.71平方米及师生厨房、浴室等用房。运动场地有3.76亩,学校占地面积达28.45亩。1985年有初中13班,高中8班,共有学生1201人,教职工59人。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