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康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2580
颗粒名称: 供水
分类号: TU99
页数: 2
摘要: 解放前,县城居民用水,除饮用蓉江河水外,城内有水井25口,都是人工取水。日产水2636吨,采用密封大口水井,水源丰富,水质较好,符合国家饮水卫生标准。高位水池座落在旭山解放十周年纪念碑右侧,容量500吨,与县城最低处落差37米,全密封设备,周围筑墙,设有值班室。主要管道埋设采用循环式,总管从泵房至高水位池900米,是直径300毫米的水泥压力管,还铺设6条直径150毫米的铸铁分管道,总长3600米。另在西内街、西外街、老猪条行、玉字巷设供水亭4个。供水区面积15万平方米,供水户最远2200米。供水价格分二等,生活用水每吨0.18元。生产用水每吨0.16元,消防用水不收费。1985年该厂有职工27人,固定资产56.3万元,年产水49.52万吨,年产值7.3万元。
关键词: 城市供水 供水管理

内容

解放前,县城居民用水,除饮用蓉江河水外,城内有水井25口,都是人工取水。
  解放后,政府重视人民饮水卫生,拨专款新开和整修水井,到1976年,县城有水井44口,单位建水塔16座(自用电动机抽水),手压水井186口。水井由环管所定期投撒漂白粉消毒。还填塞水质差不能饮用的水井10口。
  1976年4月,在西南环城路南侧河边筹建县自来水厂(1985年批准为南康县自来水公司),1980年元月竣工投产。日产水2636吨,采用密封大口水井,水源丰富,水质较好,符合国家饮水卫生标准。高位水池座落在旭山解放十周年纪念碑右侧,容量500吨,与县城最低处落差37米,全密封设备,周围筑墙,设有值班室。主要管道埋设采用循环式,总管从泵房至高水位池900米,是直径300毫米的水泥压力管,还铺设6条直径150毫米的铸铁分管道,总长3600米。管道分布:东至东门村,南至河边街,西至西门脑,北至旭山岭背民房。另在西内街、西外街、老猪条行、玉字巷设供水亭4个。供水区面积15万平方米,供水户最远2200米。1985年,用水户1008户,其中,单位228户,私人户780户,12700多人用上自来水。供水价格分二等,生活用水每吨0.18元。生产用水每吨0.16元,消防用水不收费。1985年该厂有职工27人,固定资产56.3万元,年产水49.52万吨,年产值7.3万元。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