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仓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康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251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仓储
分类号: F71
页数: 2
摘要: 粮食明洪武二十三年,县城设常平仓,建廒4所。东仓设太平三里河岭头,西仓设西门外,南仓设太平一里南水渡,北仓设义仁四厢古驿村。清康熙二十九年,增建廒屋36间,储藏官谷16000万斤。民国29年,县城设军事机关屯粮仓库5座,储藏军粮谷32000石;县政府仓库14座,储藏官谷100095石。37年,县政府田粮处设仓库27座,总容量731万斤。1949年10月,县人民政府接管田粮处仓库及征用祠庙民房民仓等364座,总容量1579.50万斤。此后,国家每年拨款新建、改造仓库,逐步淘汰了落后的木板穿座仓、祠庙民房仓、死角仓、低水位仓等。1985年,“四无粮仓”达标的粮管所占全县总数的95%。②收购入库,认真检验,分清等级、防止差错。③库内禁烟火、防事故,仓内无鼠雀。
关键词: 商业储运 商品流转

内容

粮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县城设常平仓,建廒4所。东仓设太平三里河岭头,西仓设西门外,南仓设太平一里南水渡,北仓设义仁四厢古驿村。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增建廒屋36间,储藏官谷16000万斤。民国29年(1940年),县城设军事机关屯粮仓库5座,储藏军粮谷32000石;县政府仓库14座,储藏官谷100095石。37年,县政府田粮处设仓库27座,总容量731万斤。
  1949年10月,县人民政府接管田粮处仓库及征用祠庙民房民仓等364座,总容量1579.50万斤。1950年,国家拨修仓经费3060万元(现行人民币,折新人民币3060元),改建仓库65座,总容量1509.07万斤;补修仓库4座,总容量299.72万斤。1951年,对仓库作了调整,调整后全县有粮食仓库113座(包括公仓、民仓),总容量2417.22万斤。1953年,接收县供销社系统仓库445座,总容量1347万斤。1954年,全县粮食仓库归各区、镇粮食管理所管理,共有仓库632座,总容量4438万斤。此后,国家每年拨款新建、改造仓库,逐步淘汰了落后的木板穿座仓、祠庙民房仓、死角仓、低水位仓等。1985年,全县有粮食仓点37个,各种类型粮食仓库114座,总容量10835万斤。
  油脂 1954年,租借4栋民房仓库,储油80万斤。储油设备有木油柜185只,木油桶738只,单、双边铁桶2555只,各种加仑铁桶183只,总容量172万斤。1955年,江西省油脂公司拨款43315元,于唐江镇洋园岭建钢板油池一个,容量50万斤,1980年报废。1956年4月,县油脂公司划给粮食部门,从此,逐年对油脂仓库进行更新改造。1985年,全县有油脂仓库17座,总容量68万斤。
  二、保管粮食民国36年(1947年),全县有粮食仓库9处27座,总容量731万斤,配有粮食保管员32名(仓库管理员14名、库丁18名),至38年8月,仓库剩粮寥寥无几,保管徒有其名。
  解放后,1950年,全县有4个粮食仓库点(唐江、蓉江、横市、潭口),有保管员28名(临时雇请除外),保管粮食1314万斤。是年,粮食保管重在粮仓保卫和鼠雀的防范,对虫、霉防治采用土法简易除治。1954年,实行“防重于治、防治并举”的保粮方针。保粮措施,以清洁卫生为主,人力物力防治为辅。1958年,推行化学药剂(林丹粉)拌和原粮防治虫害。从60年代起,粮食保管便转到化学药剂防治为主,物理机械防治为辅的防治方法,用于实仓(仓内有稻谷)熏蒸的有氯化苦、磷化锌、磷化钙、磷化铝片等;用于空仓消毒的有敌敌畏、滴滴涕、敌百虫、高丙体六六六等。1973年,鉴于使用化学药剂保粮,造成粮食污染,有害人体健康,提出在使用化学药剂除虫保粮的同时,积极推广四季保粮方法,春防潮,夏隔热,秋除虫、冬降温。1975年,采用“三低”(低药、低氧、低温)和“降氧”保粮方法。
  四无粮仓 1955年,开展“四无粮仓”(无害虫、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活动。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四无粮仓”活动中断。1978年,恢复“四无粮仓”保粮活动。1979年,全县达到“四无粮仓”标准的粮管所达61%。1981年,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粮仓四无先进县”光荣称号。1985年,“四无粮仓”达标的粮管所占全县总数的95%。
  油脂 1955年,开始建立油脂保管制度:①对油脂仓库七天小查,半月大查,做到屋面无漏不受雨淋,潮湿油料分别堆放,不霉变。②收购入库,认真检验,分清等级、防止差错。③库内禁烟火、防事故,仓内无鼠雀。1973年,开展“四无油库”(无变质、无混杂、无渗漏、无事故)保管活动。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