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童子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康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99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童子军
分类号: D431
页数: 1
摘要: 民国10年(1921年)县立学校建立童子军组织,嗣后,全县中、小学普遍建立。以学校为单位设大队,下设中队、小队。视学校规模大小,配有专职或兼职教官或教练员。学校童子军有统一的服装,佩布质臂章,系白底蓝色青天白日四方角领巾,手持军棒(一米长)。小学高年级、初中各年级开设童训课,还定期举行集体远足,办夏令营、营火会、野餐、大会操、战地救护练习等活动。
关键词: 青年运动 童子军

内容

民国10年(1921年)县立学校建立童子军组织,嗣后,全县中、小学普遍建立。以学校为单位设大队,下设中队、小队。视学校规模大小,配有专职或兼职教官或教练员。学校童子军有统一的服装,佩布质臂章,系白底蓝色青天白日四方角领巾,手持军棒(一米长)。小学高年级、初中各年级开设童训课,还定期举行集体远足,办夏令营、营火会、野餐、大会操、战地救护练习等活动。
  民国38年2月21日,成立南康县童子军理事会筹备处。3月,举办全县童子军教官、教练员讲习会。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