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其他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康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989
颗粒名称: 第八节 其他团体
分类号: C912.2
页数: 1
摘要: 1950年,成立中苏友好协会南康县支会,各区、乡(镇)、机关、团体、学校相继成立中苏友协组织,到1952年,全县发展会员16万人,会员发给会员证和证章,缴纳会费。
关键词: 社会团体 社会组织

内容

1950年,成立中苏友好协会南康县支会,各区、乡(镇)、机关、团体、学校相继成立中苏友协组织,到1952年,全县发展会员16万人,会员发给会员证和证章,缴纳会费。1951年,组织宣传队,在全县108个乡巡回展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伟大成就图片,全县有19万群众观看了展览。1952年2月,全县开展中苏友好宣传月活动,利用报告会、座谈会,放影苏联电影片48场,受教育群众10万多人。1953年下半年停止吸收个人会员,发展团体会员,会员不再发会员证和证章,免收会费,原个人会员转入团体会员。
  南康县抗美援朝分会 1951年4月成立。在县委领导下,由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执行委员、各区区长参加组成;各区、乡、村相应成立抗美援朝组织。1951年,各区、乡举行“五·一”反美游行大示威,21万人参加,占全县总人数的70%,各地利用报告员、宣传员,召开家庭会、座谈会、控诉会等形式,控诉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罪行。全县在《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上签名的有19万人。各机关、团体、学校普遍订立爱国公约,干部职工人人订爱国计划,农村、厂矿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全县人民捐献飞机两架,折人民币35万元和其他物资。有802人报名参军。1952年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南康成立“县防疫委员会”,全县设9个防疫站,102个防疫小组,有841名村防疫员,城乡各地都动员起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粉碎美帝细菌战。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