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地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康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895
颗粒名称: 一 地层
分类号: P53
页数: 1
摘要: 县境内较大面积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第四系。小面积出露的地层,还有泥盆系,主要出露在龙回、龙华和隆木乡与外县交界处,主要岩性有石英砂岩、紫红色粉砂岩。
关键词: 地层层位 地层层序

内容

县境内较大面积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白垩系、第四系。小面积出露的地层,还有泥盆系,主要出露在龙回、龙华和隆木乡与外县交界处,主要岩性有石英砂岩、紫红色粉砂岩。
  震旦系 (距今6亿—8亿年),出露于县境西南部赤土至蓉江镇以南一带及北部内潮至麻双一带,为一套变质岩。主要岩性有板岩、千板状粉砂岩、硅质岩、变余长石石英砂岩、千板状板岩、千枚岩夹凝灰质砂岩和凝灰岩。在内潮附近变质程度加深,成为混合岩、片岩、石英岩及条带状石英岩。
  寒武系 (距今5亿—6亿年),分布范围主要在县境的南部和北部,与震旦系地层毗邻出露。岩性主要为凝灰质长石砂岩、夹含炭硅质板岩、硅质岩、长石石英砂岩。在内潮附近变质程度较深,成为片岩、千枚岩,甚至混合岩。硅质板岩中含磷结核,在横寨一带含磷品位可达10—25%%。
  白垩系 (距今0.67亿—1.37亿年),分布在蓉江、潭口、凤岗、唐江一带的红色盆地内及插入本县南部浮石连大余池江盆地的东北端,仅出露上统南雄组,为一套红色碎屑岩。主要岩性有砾岩、含砾砂岩、砂砾岩、含砾粗砂岩、钙质粉砂岩、钙质细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等。
  第四系 (年龄为200万年),主要分布于大小河流两侧的阶地,大多属河流冲积相。有砾石层、砂砾层、砂层、砂质粘土层和粘土层。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