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消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康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88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消费
分类号: C913.3
页数: 1
摘要: 衣着 1980年,农民衣着支出人平17元,1985年,农民衣着支出人平27元。
关键词: 家庭消费 生活消费

内容

衣着 1980年,农民衣着支出人平17元,1985年,农民衣着支出人平27元。
  食品县内农民吃粮水平,1953年为504斤,1957年为498斤。1958—1960年,年平吃粮水平降为370斤。1963—1978年,农民吃粮水平徘徊在400—500斤之间。1985年,农民口粮达565斤。
  城镇居民和机关干部职工吃粮水平详见粮油卷。
  [=此处为表格(表2—11 1980—1985年农民副食品人平消费量)=] 日用品 50—60年代,农民购买日用品多以生活必需品为主,高档用品很少。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逐渐增多,家用电器开始进入家庭。1978年后,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在全县城乡基本普及,部分家庭还购置了电冰箱、电视机等。据对农村住户调查,每百户农民高档用品拥有量如下表: [=此处为表格(1980—1985年农民“四大件”百户拥有量表2—12)=] 住房解放后到1979年,城乡居民住房多为土砖、土墙建筑,只有少数家庭新建红砖瓦房。80年代以后,城乡红砖瓦房和钢筋水泥结构楼房激增。1985年,县城人平生活用房8.54平方米,农村11平方米。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