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美术作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820
颗粒名称: 第五十章 美术作品
分类号: J521.56
页数: 3
摘要: 清代以前,综观各版县志记载,善书法、工美术之士,颇有其人,载誉一时,有保存传世价值的艺术珍品,亦在数不少。但只存简介,并无原稿可依,仅能略记备考。书法南唐衷愉善真草书。明代陈伯符精工绳头楷书。清代熊元善、黄道清善草书、楷书,隽秀、劲健,远近人得片纸如获珙璧。美术清代北关人黄先宫,秋溪人赖、赖新等所绘之兰竹、芭蕉、鸟、牛、蟹、山水、写意人物,极其生动、逼真,求者无贵贱,片纸争购。赖新之画松,与分宜万上遴之梅、南城吴广照之兰竹并称江右三绝。今人之善字画、摄影、雕塑者详见后面各节介绍。
关键词: 美术作品 美术工艺

内容

清代以前,综观各版县志记载,善书法、工美术之士,颇有其人,载誉一时,有保存传世价值的艺术珍品,亦在数不少。但只存简介,并无原稿可依,仅能略记备考。
  书法南唐衷愉善真草书。明代陈伯符精工绳头楷书。清代熊元善、黄道清善草书、楷书,隽秀、劲健,远近人得片纸如获珙璧。
  美术清代北关人黄先宫,秋溪人赖、赖新等所绘之兰竹、芭蕉、鸟、牛、蟹、山水、写意人物,极其生动、逼真,求者无贵贱,片纸争购。赖新之画松,与分宜万上遴之梅、南城吴广照之兰竹并称江右三绝。长江人黄问津之写真画亦名重一时。民国时期屏山人陈方善写墨竹,名噪海内外,深得蜀人张大千之称誉。
  雕刻清代熊有广,善微雕,所镂人物花卉,颇生动。
  今人之善字画、摄影、雕塑者详见后面各节介绍。第一节书法 1.延陵古族楷书,石刻匾额,相传为吴佳手迹,今存观下乡枣树排 2.行书陈方 3.行书刘守泰 4.小楷陈逸荪第二节绘画 1.冬(油画) 黄宗默 (1939年春由法国国家美术馆展出) 2.琴江八境(国画) 赖德廉 (1980年江西省职工美术、书法展览展出) 3.钨都话宝(科普画) 陈贤祯等 (1981年全国科普幻灯调演获全国优秀作品奖) 4.蝙蝠(电影广告宣传画) 梁恩润 (1981年全国电影广告画展览展出,被评为优秀作品) 5.中国特产(工艺美术) 梁恩润、赖德廉、陈贤祯等8人 (1980年江西省科普美术作品展览展出) 6.追捕(水粉画) 陈贤祯 (1982年江西省科普第二次美展获三等奖) 7.益鸟图(工艺美术) 黄光琴 (1980年江西省科普美展展出) 8.花鸟四幅(国画) 陈愿煌 (1982年江西省农民画展展出) 9.学雷锋温小军 (1982年江西省儿童画展展出) 10.墨竹三幅(国画) 陈方第三节摄影 1.乐在其中温礼明陶绪楦 (1982年载《江西日报》) 2.闹元宵温礼明陶绪楦 (1984年载《江西一日》画集) 第四节雕塑 1.金刻(书法) 熊仁德竺家彪 (1982年闽赣八县联展展出) 2.石城革命烈士纪念馆人物塑像塑造者:张锡兰(宁化人) 黄光琴温忠寿塑造时间:1967年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