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石城縣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720020210001810 |
颗粒名称: | 第四十七章 文选 |
分类号: | H194.1 |
页数: | 8 |
摘要: | 石城之文人学士虽代不乏人,但传世文章不过十之一二,余则多已失传。文章中大都为序跋、游记和记事散文。今分类选载如后。第一节序琴江造士录序熊懋官昔蔡洪赴洛,洛中以吴楚士少之。我石城旧不乏士,缘科第间出,耳食者遂幺麽视之,试士辄不入首选,即入选亦不梓其文以传。所谓无因而至前,类按剑而盼珠玉,有以也,彼不知承平日久,虽三家之市,列千金之贝于肆属。今邑侯龙门尹先生,北海名材也,锐意造士,日罗诸子于斋舍,讲贯而劘切之。兹文一出,即未许犄角文雄,并驾伊吾之北,惟海内倘有知者,当不以揭竿守鲋。窃照石城罹难频年,百姓流亡殆尽。 |
关键词: | 语言读物 文选 |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