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石城縣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720020210001799 |
颗粒名称: | 第四十五章 怪异 传说 歌谣 |
分类号: | I057 |
页数: | 17 |
摘要: | 募资重建殿堂僧房数十间,时有常住僧尼20余人,香火旺盛。解放后仍有僧尼10余人,山上有稻田20余亩,油茶山80余亩,松、杉、杂木遍布寺院周围。1980年起,该寺香火、佛事旺盛,寺院生产做到自给有余,每年能向国家交售茶油200余斤,粮食2000余斤。1984年新塑佛像13尊。罗云禅古寺罗云禅古寺位于城南60里之秋溪,相传为唐建古寺。后因僧人衰落,当地人信奉“孔孟教”,于寺右曾另建一栋道堂。解放前几年又由僧人重修。该寺在解放前由僧人重建。第四十五章怪异传说歌谣石城的民间传说和歌谣既丰富且生动,但其中不少带有宗教、迷信色彩和其他消极成分。酒后,王拱手道别,随即登船回乡。 |
关键词: | 民间文学理论 民间文学 |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