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毛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城縣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1514
颗粒名称: 雨伞毛笔
分类号: TS951.11
页数: 2
摘要: 雨伞、毛笔解放以前为个体经营。解放后,1956年,制笔制伞业与篾器生产小组联营,组建琴江篾器毛笔雨伞生产合作社。1966年转为县办集体,改称石城篾器雨伞社。1982年并入石城县文化用品厂。雨伞民国初年,福建省长汀县制伞工人迁入县内,从事雨伞生产。解放后,1956年10月统计,全县从事制伞业者44人。主要生产和修补纸雨伞和油纸制品。年均生产雨伞3万余把。
关键词: 毛笔 雨伞

内容

雨伞、毛笔解放以前为个体经营。解放后,1956年,制笔制伞业与篾器生产小组联营,组建琴江篾器毛笔雨伞生产合作社。1966年转为县办集体,改称石城篾器雨伞社。1982年并入石城县文化用品厂。雨伞民国初年,福建省长汀县制伞工人迁入县内,从事雨伞生产。解放后,1956年10月统计,全县从事制伞业者44人。主要生产和修补纸雨伞和油纸制品。年均生产雨伞3万余把。1980年,因销路不佳,停产,制伞工人改行从他业。
  制笔民国三十一至三十四年(1942至1945)间,丰城县两家制笔工人先后迁入县内,于县城从事毛笔生产。三十八年,县城专门从事毛笔生产的店铺仅存1家。解放初期,制笔仍为个体经营。1956年2月转为集体经营。主要产品有各种鸡狼毫、小楷羊毫、紫毫、寸楷羊毫、斗笔等。年产6万余支。产品销广东、福建、北京及本省各地。1977年,制笔工人退休,居家生产少量毛笔出售。

知识出处

石城縣志

《石城縣志》

出版者:书目文献出版社

《石城县志》已知于明宏治四年(1491)始修,至清中后期,先后编修六次,末志为道光四年(1824)的《石城县志》。时至今日,石城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其间的历史变迁、兴衰得失、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再现出来,以为辅治之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3月成立了县志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这一浩瀚的工程。1986年6月,我受命主持县政,并任县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承前几任之重托,乐继修志之业,虽觉任务艰巨,决心重其事,排其难,尽其责,竟其业。新编《石城县志》贯通建县后千余年的史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全书,坚持论从史出,实事求是,据实直书,略古详今,着眼当代;叙古今之要事,扬故土之美善,表历史之豪杰,使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的发展变化尽收眼底,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石城秀美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可称一部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经世之用的辅治之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