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堂帐房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地理名称: 总堂帐房
唯一号: 140533020220000703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836.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宗教、历史

介绍

总堂帐房:同治二年,主教府迁浔后,即建立九江总堂帐房。原为江西天主教总帐房,隶属上海首善堂(即苏、浙、赣等省法国味增爵会的总帐房),主要职能是购置房地产和管理所属教区教会经费,初期基金来源于罗马教廷传信部拨给传教开办费、巴黎味增爵总会通过上海首善堂转拨传教费、国际天主教人士捐款和庚子赔款,管理人均为外籍传教士诸如法籍樊体爱、荷籍徐赓和、法籍马崇道等。帐房初设,着重筹资兴建教堂、修道院、慈善堂、医院、学校等自用房舍;光绪二十六年后,则大量购置房地产,建造店房和住宅,转手变卖或出租,并设经租处专理此业。迄民国初年,天主教会在浔占有房屋180余栋,年租纯收入二四纹银5万两,在城南濂溪乡劳家垅还占有所谓“善终会”捐购的墓山(教内称“圣山”)数百亩,是九江城最大的房地产主,成为教务活动的强大经济支柱。1920年,江西分为4个教区后,因分赃不匀,赣东、南、西3个教区另起炉灶,直接与上海首善堂联系,总堂帐房便缩小为赣北教区帐房。1931年,因筹建新修院,移业就业变卖城区后街至花牌楼店房30余栋。1946年,主教府南迁改名南昌总主教区后,总堂帐房又缩小为九江总铎帐房。继因通货膨胀,房租收入逐年下降,至解放前夕每月实收折合食米约50石左右。但九江天主教会仍据有大小房屋195.5栋,共1510间,占地面积42.51亩,馀基95.11亩;其中自用房屋8栋,共408间,占地23.53亩,馀基65.08亩;出租房屋151.5栋,共1102间,占地18.98亩,馀基30.03亩。1951年初,办理了接受外国津贴的教会、团体财产登记,割断了与帝国主义的经济联系。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