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阳城遗址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地理名称: 寻阳城遗址
唯一号: 140533020220000666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662.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遗址

介绍

寻阳城遗址:位于九江县与庐山区交界的南浔铁路赛湖桥东、古盆水两侧的七里湖滩,土名鹤问寨。晋永兴元年(304年)寻阳郡立后,寻阳县治由江北徙入与郡同治此,因名寻阳城。相传城垣为江州刺史孟怀玉筑,故又名怀玉城。义熙八年(412年),寻阳县省入柴桑县,柴桑移治此。隋开皇九年(589年),突遭水患,渐成泽国。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北毗八里湖滩,东南接围嘴、马鞍洲,西临玉兔山,西北缘距长江约600米,汛期大部分没入水中,涸时可见面积约3平方公里,表土0.3~1.5米,文化堆积0.3~0.5米。1981年前后,省、县文物工作者多次进行考古调查,发现房基址、陶瓷窑址、砖窑址、冶铁址、水井、庭院装饰物太湖石和墓葬多处。采集器物200余件,生产工具有石斧、石纺轮、石臼、石磨,陶纺轮、网坠和瓷擂钵;生活用器有陶瓷缸、坛、瓮、罐、钵、壶、鸡首壶、碗、盘、碟、托盏、盅、杯;文具有青瓷砚;衡器有青瓷权;兵器有铜镞、弩,铁刀、剑;货币有五铢、铁钱;建筑材料有绳纹板瓦,楞纹和素面筒瓦,人面、卷云和莲瓣纹瓦当,以及刻有“大兴”、“普通”、“大通”纪年和“杨”、“周”铭文砖瓦。经鉴定这些遗迹、遗物大都属于晋至南朝时期,与城池兴废时间基本相吻。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