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九年红十军第一次进击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唯一号: 140532020220005085
事件名称: 民国十九年红十军第一次进击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612.pdf
事件类型: 军事事件
起始时间: 民国十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结束时间: 民国十九年八月

事件描述

民国十九年八月二十六日攻克乐平。二十九日攻克波阳,进入都昌、波阳、彭泽三县交界的萧家岭,三十一日进驻彭泽的杨梓,九月三日经都昌的马涧桥于九月四日傍晚到达本县江桥宿营。国民党江西省警卫二团、税警二团二营和都湖彭三县靖卫大队等反动武装三千余人,乘红军行军疲劳之机,从四面合围。7由于红十军当时只有一团、十团、十九团三个团和一个特务营,一个机枪连,每团又只有两个营,全军总兵力只有二千余人,还有一个团分驻在都昌汪家墩一线,故到江桥的兵力只有一千五百余名,步枪八百余支,大部分士兵是身背大刀,手持长矛,而敌人警卫二团是江西“剿总”鲁涤平部的主力团,装备精良,建制满员,税警团又是国民政府财政部花大钱从英国购进的连发花枪、马枪装备起来的,双方力量悬殊过大。双方兵力部署是:税警二团二营从湖口县城方向来犯;警卫二团从波阳、都昌方向来犯并进驻在湖口江桥南面的王船村、大屋陈村一线;湖口靖卫大队从均桥方向来犯;彭泽靖卫大队驻武山一线阻击红军;都昌靖卫大队驻徐埠、春桥、老山一线阻击红军。我红十团驻二甲吴村、兰亭岭、夏源塘村、夏师村一线,警戒从湖口方向来犯之敌;红一团驻江桥东侧的柳祠元村、江家、火烧垮一线,警戒从均桥方向来犯之敌;军部特务营和机枪连驻江桥街,警戒从都昌方向南来之敌,机枪连的排哨扎在桥头边卖缸甏的棚里。 当税警二团二营从湖口方向劳家渡乘船至兰亭岭脚下登陆时,即被我十团排哨发现,敌兵一上岸,我军乘其不备,先发制人,在湖滩上一举将敌击溃,击毙敌营长于罐窑塘。湖口靖卫大队见势不妙,未及交火即慌忙撤退,龟缩回县城。警卫二团正在早餐,听到北面的枪声激烈,慌忙集合,跑步向江桥冲来。红军严阵以待,沉着应战。敌人尖兵部队冲到江桥对岸的路口时,被红军桥头阵地一阵排枪猛烈射击,当即溃不成军,红军乘胜追击,全歼该敌。敌后续部队遭红军攻击,敌团长张超率领主力准备从南面登上程山山头,占领制高点。这时红一团也正在北面向程山山头抢攻,双方争夺战正打得激烈,红十九团从都昌方向敌团长张超背后赶来,向敌群猛冲。敌人在红军前后夹击下,纷纷败退,向西逃窜。那知西面都是港湾、湖汊,没有去路,顿如瓮中之鳖,一部分敌人被击毙,一部分敌人向红军投降。敌团长张超换了一套士兵服装也未能逃脱。战争从上午八时进行到下午三时,红军全歼来犯之敌,缴获重机枪5挺,轻机枪2挺,英造花枪、马枪三百余支,汉阳造步枪一百余支,还有大批军用物资,是红军成团、成营消灭敌军的光辉战绩,人称“江桥大捷”。

知识出处

湖口县志

《湖口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湖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丰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真实反映湖口县的历史和现状。湖口县志由概述、大事记和各专志组成。计19卷88章347节。采用志、记、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湖口县志详今略古,取事主要从南唐建县起,下限大体至1988年,有些重大事件适当上溯和下延。湖口县志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同类归并,不受现行行政管理系统的限制。大事记以编年体与记事本末相结合,以编年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简称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专志。

阅读

重要人物

杨梓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