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县人民医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唯一号: 140531020230000177
机构名称: 永修县人民医院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475.pdf
起始时间: 1950年

机构描述

建国后,予1950年在山下渡借民房一栋,面积约100平方米,建立县医院。设门诊部,内含诊察室、药房、换药室各1间。有院长1人,医师2人,助产士、司药员各1人。1951年,县卫生科举办防疫训练班2期,学员153人。 1952年,县医院改称县卫生院,固定人员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8人,负责全县医疗、防疫及短期卫生人员训练。设病床8张。 1953年,规模扩大,有固定人员26人,内设医疗预防股、总务股和住院部,病床增至10张。次年,保送中医3名至省中医学校学习;对县城个人诊所和联合诊所的中西医进行甄审和发证。 1956年,县医院组织高、中级医务人员系统地学习巴甫洛夫学说和祖国医药原理。动员80余名西医学习中医,保送6名中医去省进修,68名中医参加省中医函授学校学习。 1958年,创办初级卫生学校1所。次年改为中级卫生学校。分医士、护士、中医3个班,学制3年。学员毕业后绝大多数分配到全县各初级医疗单位工作。 1959年,县卫生院改称县人民医院,增设牙科、中医伤科、理疗室和中药调剂室。有固定人员4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人。病床增至50张。同年,举办在职西医、农村医生(拿大队工分的)培训班1期。学员48人,学制半年。 1962年,县人民医院人员增至6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人。病床70张。 1974年,有固定人员10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8人。病床151张。 1980年,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扩建。院址面积达32,340平方米。建办公大楼及非临床科室楼房各1栋。设有门诊部、住院部。门诊部分内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口腔科、镶牙科、化验室、肠道传染病科、中医科、理疗室、注射换药室、中西药房、针灸科、中医伤科外科、皮肤科等。另有放射科、心电图和A、B超声波室、生化室。住院部有内儿科病房(附中医),外科和妇产科病房、传染病房。设病床200张,固定人员126人。同年,办在职西医、赤脚医生训练班1期,学员48人,学制1年;在职中医、赤脚医生函授班1期,学员45人,学制3年。 1984年,县人民医院固定人员增至21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2人。病床200张。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