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淑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唯一号: 140530020220006260
人物姓名: 范淑
人物异名: 字:性宜;自号:种菊秋农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865.pdf
性别:
出生年: 1821年
卒年: 1846年
籍贯: 清代后期九江府德化县

传略

范淑(1821~1846)女,字性宜,自号种菊秋农,清代后期九江府德化县人。出身没落书香世家。祖明德,由廪贡任泰和学博,后调湖南武陵县丞,有政声,升桃源知县。父正衍,早年中秀才,后科场失意,一生以教书为业,兄元亨,字直侯,道光优贡、乡试副榜(咸丰二年中举),才华横溢,擅诗词。妹名润,字端宜,亦善诗,著有《续秋轩诗稿>。 淑自幼聪颖,“数岁,过门帘偶皱,回步整之乃行”,双亲喜而钟爱。稍长,父携之亲授;父逝,利用家藏图书自学不辍,不数年经、史和诸子百家广为涉猎,并从其兄学做诗、填词,尽得诗学旨趣。惜未成年,父母相继去世,生活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由清贫而拮据,渐至饥寒交迫。为伴兄力学、抚养小妹,只得牺牲自己青春年华,挑起家庭“主妇”重担。不久,其兄被人聘为幕宾,赚取些薪俸供家,使之稍获慰藉。但妹妹因婚姻不美满,出嫁一年即忧郁而死,却极度悲怆,在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故于诗章发出“大地不能逃愤激,谿山有路羡鸢鱼,冷心到死灰翻热,痛哭而今泪不枯”的呼喊,表达对社会、对人生遭际不平的愤慨。 淑诗自出机杼,清超微妙,富有幽怨情境,毫不绮丽习气,如“花落枝仍古,篱荒气不衰”,(落梅>);“断炊终不断清娱,积雪无尘不忍除”(<残腊即事>);“闲门无异隆冬境,消受长更静背书”(<风雨夕>)等等。尤为可贵的是诗歌题材不囿于闺阁生活,能大胆触及社会现实,写出象<飞蝗谣>这样反映天灾人祸、留意民间疾苦的诗篇。还熟读《红楼梦>,曾就其兄<评批红楼梦>文,作见解独到的《题直侯所评红楼梦传奇>长诗,对<红楼梦>倍加赞赏,甚至与《庄子》、《离骚》、《左传》、《史记>相提并论,且提醒读书人听一听那“鲸鱼”型木杵敲响封建卫道者的丧钟。 范淑作诗,不尚虚名,惟求写实,兄妹唱和,以抒胸臆。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科翰林蔡寿祺散馆后,与本邑同好拟编<国朝闺阁诗钞>,欲征其诗稿被谢绝。二十六年,当她即将离开人世前一日,“悉取誊稿付兄序”,因而同治十三年(1874年)续编<国朝闺阁诗钞>时,才得以补收其<忆秋轩诗钞>。光绪十七年(1891年),元亨之子履福任良乡县(今人北京房山县)知县时,再将其父<问园遗稿>与其姑忆秋轩<诗钞>、<词钞>、<尺牍>等合编刊行于世。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专题

县丞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