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廷琛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唯一号: 140530020220006242
人物姓名: 刘廷琛
人物异名: 字:幼云;晚号:潜楼老人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853.pdf
出生年: 1867年
卒年: 1932年
籍贯: 九江县

传略

刘廷琛(1867~1932)字幼云,晚号潜楼老人。清末江西德化,民初改九江县人。父橘祺,小贩出身,苦读中举,历任义乌、金华、嘉义、秀水、邺县知县,终职江浙盐运使。廷琛自幼聪颖,才思敏捷,操笔成文。光绪十九年(1893年)举于乡,二十年联捷成进士,初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二十三年,简放山西学政,撰条规数千言以教士林,培育人才甚众。 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廷琛随慈禧、光绪逃至西安。未几乞假归省,筑介石山房于庐山之麓,读书其间,屏绝人事。二十八年,授国史馆协修、功臣馆纂修。三十年,充任清代末科会试同考官。 三十二年,出任陕西提学使。时科举刚废,学堂学规多仿日本,凡简任提学者必先考察日本。通过细察,廷琛发现日本教育贯穿一条军国主义体系,对中国抱有极大野心。莅事之初,即奏陈“宜亟筹根本自强之计”。 三十三年,授学部右参议,次年改授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学部副大臣。时大学堂章程虽经张之洞等奏定,然属草创阶段,仅设高等师范及大学预科,大学分科尚未研究。廷琛根据本堂毕业及各省升学者实况,先分设8科,其中经科3门:毛诗、左传、周礼;文科2门:中国文、中国史;政法科2门:政治、法律;格物科2门:算学、地质;农科2门:农学、农艺;化学工科2门:应用化学、土木工程;商科2门:银行、贸易;医科因无合格学生,暂未开课,中国大学分科自是而始。宣统元年(1909年)设经筵,廷琛亦随班进讲,力陈亲贵秉政之弊,并提醒摄政王“不欲图存则已,如欲图存,惟有上遵祖制,用人惟贤”。 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独立,摄政王宣告退位,廷琛亦挂冠去青岛。1912年(民国元年)2月,清帝溥仪逊位诏下,廷琛极悲恸,大骂袁世凯为窃国大盗。袁氏设礼制馆,聘廷琛为顾问,他复书痛责之:“大清可以亡于他人,独不可亡于世凯”。袁氏称帝,廷琛又斥日:“叛三百年之天下,自谓功臣;叛年余之总统,尤为乱贼!”时人评为名言。1917年7月,张勋拥清逊帝复辟,奉旨授廷琛内阁议政大臣。时张勋仅有二千兵力,日本愿以兵助,廷琛认为藉外力以为国,不啻引虎自卫,力争却之。及事败,各国使馆遣人致意,愿保护,廷琛拒往,乃隐居青岛。“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以溥仪立满洲国,郑孝胥遣使来迎,不赴。 廷琛嗜读理学书,对程子“易传”深有研究,尤服膺朱子。善属文,不假雕饰,动皆合矩。致力书翰,曾集汉唐各碑字为联数百以应求书者。1932年6月病逝青岛。有《潜楼文集》等著作行世(参见本志《艺文著述》卷)。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专题

盐运使
职位
知县
职位
知县
职位
知县
职位
知县
职位
知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