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普超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唯一号:
140530020210000165
人物姓名:
普超
人物异名:
俗姓戴;又名刘济天
文件路径:
1405/01/object/PDF/1405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0520_00.pdf
出生年:
1868年
卒年:
1915年
国别:
中国
籍贯:
都昌县苏山乡人
传略
普超( 1868 - 1915) 都昌县苏山乡人。俗姓戴,又名刘济天。少为诸生,博通儒学,酷爱经史,胸怀鸿鹄之志。他愤恨清政府腐败无能,痛感中华民族衰落贫困,赞同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革命志士的变法主张。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挺身参加“百日维新”运动。变法失败后,只身逃出京城,辗转到达庐山海会寺,暂避风险。时隔数日,听到谭嗣同六君子遇害,康有为亡命海外,感到国事无望,便决定“独善其身”,削发为僧,法名普超,在海会寺潜身研究佛学。 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烧杀淫掳,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为表明对清政府和民族入侵的愤懑,捍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决心,普超于同年十一月某晚,燃起香烛,拜了天地,发誓要用自己毕生的鲜血,抄写一部浩瀚的《华严经》。从此他“掩门闭户”,独坐禅房,专心刺血书经。越3年,普超只剩皮包骨,虚弱地倒下,两天后,从昏迷中醒来,刚欲起身就案,海会寺住持惠静将他按住,劝他卧床休息。西林寺住持静空和尚表示愿意替他完成这个宏愿,他回答:“当初立下了誓愿,决不中途停辍。就是拼死也要将这最后三卷写完。1915年5月,普超终于用鲜血抄完这部81卷、200余万字的《华严经》,于半年之后,溘然长逝。 民国11年(1922)秋,梁启超到海会寺游览,看罢血经后,挥笔题辞云:“寻常僧俗能读终卷者且百不一二,况乃书写,又况乃攒一指血写数百万言者哉!……高僧刺血宏经者往往而有,而于浩瀚之华严,未闻焉”。 普超用血书写的《华严经》,字迹殷红,字径半寸有余,字体端正,笔划娟秀圆润,颇见功底。现珍藏在庐山图书馆。
知识出处
《庐山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庐山区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