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市财政志(2001~2010)》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3144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F812.7
页数: 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九江市财政在二十一世纪头十年取得了显著成就。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支出保障有力,改革不断深化,管理完善创新,监督日益加强,财政文化丰富多彩。这十年,九江市财政在保障民生、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创新机制等措施,实现了财政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还开展了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塑造了“廉洁、高效、务实、创新”的九江财政形象。
关键词: 九江市 概述

内容

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九江市财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支持经济发展,依法组织收入,保障重点支出,创新理财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十年探索,十年奋进,成就十年辉煌。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这十年,九江市财 政总收入由2000年的20.5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16.7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8.9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的10.5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1.0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1.07%。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级财政总收入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48.15% ,上升到2010年的79.85%。2010年,实现县县财政总收入超3亿元,其中湖口县、浔阳区超10亿元,瑞昌市 超9亿元,九江开发区、修水县、庐山区超7亿元。
  财政支出保障有力这十年,九江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由2000年的20.7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66.52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3.15%。尤其是“十一五”期间财政支出平均每年增长26.16%,按照“一手抓发展,一手托民生”的要求,财力安排在基本支出实现“五个确保”(确保国家标准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确保机构正常运转,确保社会保障资金落实到位,确保维护社会稳定支出需要,确保教育、支农、科技支出增长达到法定要求)的基础上,做到新增财力“四个倾斜”(向困难群众、向农村、向基层、向社会事业倾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各项重点支出得到了较好的保障。据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全市投入民生领域资金达 32.8亿元,占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46.15%,主要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文体、政法等8个方面,较好地保障了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
  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这十年,九江市财 政围绕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不断推进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省直管县”、取消农业税、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观念的变革、理念的更新,推动全市财政事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财政管理完善创新这十年,九江市财 政致力完善健全地方财政法规,强化预算管理,制定基本支出定员定额、项目支出定额标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乡财县代管、村账乡代理”,非税收入电子化票据,惠农补贴“一卡通”,“公务卡”,信息化与财政业务有机结合等等。不断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财政 效能进一步提高。
  财政监督日益加强这十年,九江市财政监管工作在保障重大财税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财政机制有效运行、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积极推进财政改革以及建立监督约束机制,防范和遏制腐败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十一五”期间,还加强对政府投资财政评审工作,开展了大额资金绩效考评,财政监管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初步构建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体系。
  财政文化丰富多彩 这十年,九江市财政围绕打造一支政治硬、业务精、战斗力强的财政队伍,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加大了对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业务培训、廉政警示教育,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落实“八项承诺”、创建“六型”机关、做到“五不让”,努力塑造“廉洁、高效、务实、创新”的九江财政形象。同时还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岗位能手竞赛、参加全省财政系统文艺调演,举办城区大型文艺晚会,进行体育竞技比赛,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多彩。2007、2010年,市财政局连续两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知识出处

九江市财政志(2001~2010)

《九江市财政志(2001~2010)》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包括财政机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财政监督与监察、党群组织与社会团体、十年大事记、荣誉录等内容,客观、系统地记述了2001~2010年间九江市的财政状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