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1911
颗粒名称:
水利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3
页码:
173-175
摘要:
本文讲述九江水利工作在2005年取得了长足发展,防汛、抗旱、抗台、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水利建设快速推进,水利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九江市的防汛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但通过领导重视、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和多方联动,取得了抗洪胜利。同时,九江的水利建设和其他管理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九江
水利工作
防汛抗旱
内容
综述
2005年全市水利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和谐之策为治水,书发展之篇求兴利,使九江水利的形态和内涵得到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各项水利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防汛、抗旱、抗台、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2005年,全市自然灾害异常频繁,相继遭受了夏汛、13号台风、冬汛、“11·26”地震等严重的自然灾害袭击。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指导帮助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政组织领导下,全市上下发扬伟大的'1998年抗洪精神,同心同德,积极开展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夺取了防汛、抗台风、抗震救灾工作的重大胜利。
水利建设快速推进。全市共争取省级以上水利投资约1.38亿元,市级投入3054.4万元。以投资为带动,继续保持了全市水利高强度、大投入的建设势头。在“三百工程”建设上,147座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日元贷款城市防洪工程、鄱阳湖二期治理第五个单项、柘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在惠民实事上,使农村2.6万人喝上了自来水,全市46座中型机电排灌泵站得到更新改造,2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得到综合治理,投资975万元的水利血防工程正式启动。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机电泵站更新改造、水毁工程修复、农村饮水解困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截至12月底,全市累计完工工程2601座(处),累计投入10830.84万元,累计完成土石方1239.7万立方。
水利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强依法管理,进一步强化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严格落实执法巡查制度,规范涉水建设项目审批,强化河道采砂管理,重点做好长江、鄱阳湖区采砂管理工作,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等五项基本制度,有效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开展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水利政务、水利质量检测与监测、抗旱服务、防汛机动抢险队、水土保持监测站等各类直接面向社会公众和基层水利、抢险救灾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备,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黄涛)
防汛抗旱
【雨情】2005年异常天气频繁,多项气象要素创历史新高,区域性集中降水十分明显,汛情较为突出。一是汛期发生了变化,不但主汛期有汛,还有秋汛和冬汛;二是地震损毁水利工程增加了防汛安全隐患,防汛不确定因素增加;三是汛情区域、强度增大增强,很少出现汛情的庐山,出现了大汛,部分地区的汛情创历史新高。
2005年,全市共出现三次大强度的集中降水:一是6月26~27日,全市出现集中降水,日平均降雨量为123毫米,创汛期全省设区市平均日雨量的最大值,其中修水县全丰乡日降雨量为330毫米,洪灾十分严重。二是9月1~4日,受第13号台风“泰利”影响,全市普降大暴雨,平均降雨量达306.5毫米,其中庐山降雨940.6毫米,创历史最高记录。三是11月8~11日,九江市普遍出现强降雨,有8个县市雨量超过100毫米,抱子石电站水位一度达到93.5米,超警戒水位1.5米,出现罕见冬汛。
【水情】9月4日,修河永修山下渡站水位22.1米,超警戒水位2.1米,德安县博阳河北门桥水位21.41米,超警戒水位2.41米,九江市城区八里湖水位20.88米,超警戒水位1.38米。长江九江站9月7日出现最高洪峰水位19.44米。
【防汛行动】一是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准备充分,为取得抗洪胜利提供了保障。防汛期间,特别是抗击台风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省防总多次对九江市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市委有关领导、市政府班子成员全部到一线组织抗洪防汛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迅速反应,沉着应对,果断决策,科学处置,极大地鼓舞了抗洪军民,为有序开展防汛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二是精心组织,科学调度,为做好防汛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在抗台中,九江市防总先后组织召开6次防御台风工作协商会,及时启动预案,科学防洪。在永修抗台中,为了减轻修河洪水对潦河的压力,及时向省防总提出柘林电厂停机错峰调度的请求,9月4日又请示省防总将柘林电厂开闸泄洪时间由上午8时延迟到下午15时,得到了省防总的批准。由于调度得当,永修山下渡站水位最高只达到22.10米,有效地减轻了永修县马口、立新、九合等圩的防洪压力,保证3个乡镇圩堤的安全度汛。三是多方联动,形成了防汛的合力。在抗洪救灾中,全市上下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各级、各部门以大局为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抗洪。军分区、武警、公安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积极备战,主动请缨,发挥了抗洪突击队作用。在抗台风中,全市投入抗洪抢险人员18.2万人,其中副县级以上干部367人,水利工程技术人员326人,解放军、武警、公安干警、预备役3136人,干部群众178050人。实现抗台(风)救灾“六个确保”,即确保庐山所有水库不垮坝;确保京九铁路安全畅通;确保九江市城区和各县(市、区)县城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确保社会稳定;确保市场物资供应充足,物价稳定;确保大洪之后不出现疫情,夺取抗台(风)救灾的决定性胜利。
【旱情】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2005年出现短时间局部地区的旱情,受旱时间是5月份的夏旱和7月、8月的伏旱,发生干旱较重的范围集中在彭泽、都昌、湖口等地。据统计,全市受旱面积累计达5.68万公顷,其中重旱1.43公顷,干枯0.08万公顷;16.9万人、15.4万头大牲畜一度出现饮水困难;全市因旱造成粮食损失8.5万吨、经济作物损失0.63亿元。
【抗旱行动】市委、市政府、市防总根据汛情、旱情发展的趋势,确定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工作重点,在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抗洪工作的同时,及时安排防旱抗旱工作,始终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一是把握抗旱主动权。在夏种期间,重点围绕保夏种科学调配水源;在梅汛后期,适时拦蓄洪水末梢。二是实施洪水风险调度。6月底,就下达了注意蓄水抗旱的通知,各地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抓住了6月26至29日和7月11日至12日两次降雨过程,积极稳妥地蓄水抗旱,有效地实现了洪水资源化。据统计,两次降雨全市共增加有效蓄水6.4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平均多蓄水4.1亿立方米,为抗击伏、秋干旱增加了宝贵水源。三是全力服务农业抗旱。通过采取蓄、引、提、调等措施,全市累计抗旱浇灌农田4.6万公顷,临时解决了7.6万人、12.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抗旱挽回粮食损失5.4万吨,挽回经济作物损失1.3亿元。
(黄涛)
水利水电
【规划计划】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先后编制完成《九江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报告》、《九江市(2006~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九江市“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报告》、《九江市血防区水利工程人饮项目规划报告》、《九江市节水灌溉“十一五”发展规划》、《九江市水利血防治理可研报告和九江市水利行业职工血防治理可研报告》、《九江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计划》、《九江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等专业性规划。列入第二批中央补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石咀、云山、马迹岭、高泉水库等四座中型水库和15座重点小(一)水库已全面完成前期工作,目前中央已下达了石咀、马迹岭两座中型水库投资计划;列入省补助的9座中型水库已完成前期工作,35座省补助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已全部下达投资计划。同时,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机电泵站更新改造、饮水安全、水利血防和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已争取了部分工程项目的投资,而且为今后的水利建设储备了项目,奠定了全市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重点水利工程】2005年,列入市政府100个重大项目的4座重点水利项目,日元贷款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已完成八里湖堤、向阳西堤主体工程及白水湖泵站、荷花塘泵站土建工程,官牌夹泵站顶管工程完成90%,李家山泵站试机运行;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第五个单项工程永修县三角圩、德安县附城圩、共青联圩先期开工除险加固应急工程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展加快。码头、石咀等2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正在紧张施工,马迹岭余家堰水库的资金计划已经下达;2004年度计划的13座省补助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4座,其他9座正在紧张施工;2005年度计划的22座省补助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已着手招投标工作,全市小(二)型病险水库已完成154座除险加固;柘林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年度建设任务进展顺利。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进一步提升全市的防洪减灾能力,而且也进一步增强全市水资源的调蓄能力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农村水利】全市分别实施了最后一批饮解困项目和首批人饮安全项目,解决1.6万人饮水困难和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启动中型机电排灌泵站的更新改造,分两年时间对全市17座总站62座分站建于上世纪80年代前的机电排灌泵站进行更新改造,首批12座总站46座分站基本完成改造任务,排灌面积达2.10万公顷;大力开展以柘林灌区为主的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灌区配套工程建设,完成了都昌县张岭灌区节水增效项目和武宁县黄沙岭果园喷灌工程项目的验收;结合水利血防工程,开展了都昌大港灌区、星子饶家山等15条灌渠水利血防建设项目,以实现渠道硬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灭螺、灌溉双赢的效益。全市各地积极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据统计,到12月底,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开工工程4347座(处),其中水库除险加固154座,水毁工程修复1908处,人饮工程150处,出动机械台班24.57万个,投入工日222.94万个。新建小水库小山塘233座,圩堤加高加固、填塘固基235处6.7千米,机电泵站更新改造和维修80座,河道疏浚254处160千米,渠道清淤维修768处1023.25千米,池塘清淤1054处,中低产田改造105处0.17余万公顷,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16万公顷,新增灌溉面积0.26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1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09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13万公顷,年新增节水能力306.5万立方米。总投资10830.84万元,其中中央省、市、县投资7482.64万元,群众自筹和社会投资3348.2万元,已完成工程2601座(处),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239.7万方。较上年同期资金投入增加76%,工程进度增加10个百分点。
【水土保持】继续开展以修水、德安“长治”农发水土保持和鄱阳湖区重点水土保持项目为主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万公顷,治理小流域32条,完成土石方55.99万立方米,完成总投资2297.2万元。编制完成修水、武宁、星子三县2006~2008年“长治”农发水土保持项目可研报告以及修水、星子、都昌、湖口、瑞昌等地崩岗防治现状调查规划报告。始终把预防监督放在首位,特别是以城市新区、工业园区、土地开发及矿产资源开发为重点,加强生产建设项目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的监督检查,对庐山环南山公路、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年产60000吨花钱建设项目等9个开发建设项目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的现场监督检查,审批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52个,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156个,组织完成58个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在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模范乡镇活动。
【水利科技】加强水利科技基础和应用研究,注重水利科技推广。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和防汛指挥系统建设,编制全市重点防洪工程防洪预案、九江市城市防洪预案及洪水风险电子图。九江“江西省鄱阳湖预警预报系统”已建成视频会商系统和语音系统;开展防洪工程数据库建设,完成首批22座中型水库、41座万亩以上圩堤、11座水闸、37座电排站、1座防洪城市等五类防洪工程的数据入库工作;在争取国家防总支持的基础上,组建了九江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在今年防汛抗台工作中,显示了生力军作用。开展抗旱基础服务,组建县级抗旱服务队5个、乡镇抗旱服务组织105个、中小型灌区抗旱协会61个,为全市农业抗旱发展了积极作用。大力实施科教兴水战略,注重水利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科学研究与转化推广相结合,进行了水库安全度汛科学调度程序开发与应用科研课题研究,开展了水利标准化、认证认可等技术监督工作,积极推广“砼1小时测定强度试验与应用”技术。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5月13日,九江市政府召开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并印发了《九江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了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此次纳入全市水管体制改革范畴的水管单位,涉及市管单位市河道湖泊管理局、市城区泵站管理处、市柘林灌区管理局和县管37家水管单位1708名水利职工,要求在2006年12月前全面完成改革工作。通过改革,旨在初步建立符合市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
(黄涛)
水政水资源
【水政】市水利局强化公共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依法行政、依法治水进程。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和加强行政许可管理,实行“窗口式”服务,做到精简效能、公开透明、务实高效、规范运行;大力开展水行政执法,严格落实执法巡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违法水事案件的查处力度,尤其针对涉河管理、河道采砂管理、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和“四无电站”的问题,重点立项督查,专项执法,积极预防和调处水事纠纷,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案件;在河道采砂管理方面,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履行职责,狠抓长江九江段、鄱阳湖的采砂管理,实行统一规划制度和采砂许可制度,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有效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活动,长江九江段、鄱阳湖河道采砂管理步入依法、科学、有序的轨道。
【水资源管理】按照资源水利的发展思路,突出资源管理,切实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力度,严格实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完成城市饮用水源地的调查规划、城市饮用水应急规划、依法对全市135个排污口实施登记;先后对修水县淹家滩电站、武宁县大寺里电站等13个电站进行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认证审查;完成年度取水许可年审、水资源年报编制、水资源管理统计年报及水质旬报等工作。
(黄涛)
知识出处
《九江年鉴.200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九江概貌、各级政府机构、人民团体、法治、经济管理与监督等32个类目,主要记载了2005年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范乐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九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