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扩大山地承包再次致全县人民的公开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610
颗粒名称: 中共永修县委 永修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扩大山地承包再次致全县人民的公开信
分类号: D920.9
页数: 2
页码: 597-59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永修县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富民政策下,通过荒山和水面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了林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放宽政策,鼓励各种形式的林业承包,并给予承包者更加优惠的待遇,以加快绿化步伐。文章还强调了保护山权和林木权益的重要性,要求严格遵守合同规定,对违反者进行严肃查处。最后,号召全县人民积极投身于绿化事业,为建设美丽永修而奋斗。
关键词: 永修县 富民政策 荒山承包

内容

全县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千部、职工和农民同志们:
  遵照党中央解放思想,放宽政策的指示,县委、县政府于八三年元月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关于迅速落实荒山和水面承包责任制的公开信。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在徐京发等造林典型的带动下,包山、治山、富山的热潮席卷全县,一浪高一浪,滚滚向前。全县已有1995户农民自愿结合成405个承包组,向集体承包了山地75438亩。他们是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带头人,是造林致富的带头人,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带头人,这一行动好得很,谨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全国各条战线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对林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我县必须在五年内绿化荒山和改造好疏残灌木林地;要把南浔铁路、公路两侧山地的治理作为林业重点建设工程来抓,下定决心奋战两年,改变两路两侧山地面貌,持续五年,实现两侧山地绿化。实践证明,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千家万户,而要调动千家万户,振兴林业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进一步放宽政策。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年要把没有落实到户的荒山、疏残林、人工林、小片竹林和经济林,全部承包到户。可以独户或联户承包,允许跨村跨乡承包。干部职工也可以停薪保职下乡承包,允许雇请劳力垦山。只要有经营能力,承包面积不受限制。要给承包荒山造林者更加优惠的待遇,让有胆识有远见有技能的承包户先富起来,就是要让他们富得惊人,富得别人眼红,激起包山治山的竞争性,加快我县的绿化步伐。
  责任山承包期,坚持50年不变。距离居民点较近或土质较好的荒山,承包后林木收益以一、九比例分成为宜,集体得小头。距离村民点较远或土质较差的荒山,林木收益集体可不分成。谁造林,谁收益。疏残林、人工林、小片竹林的承包,原则是,评比材积,保本保值,增值分成,原有材积归集体,增长材积二、八分成。承包者得大头。油茶、茶叶和果园、幼林产量低,一、九或二、八比例分成。树龄进入正常结果期的,也可以三、七或四、六比例分成,集体得小头。
  大面积天然用材林和竹林的经营体制,要依具体情况而定,不要一刀切。如果现行的集体经营体制确能保护好森林,只要对管理体制加以完善就可以了,不要轻易变动。如果秩序不好,多数群众要求变更现行森林管理体制的,可以通过试点逐步承包到户。承包原则是,现有林木评定材积,保本保值,增值分成。分成比例i民主评议。现有林是集体共有财富,只能由森林权所有单位内部成员按人口、劳力承包,或内部招标承包。承包者只有经营管理权。林木必须依法采伐,按计划上交国家收购。
  要彻底铲除霸山荒行为。土地是国家资源,荒山长期不开发,是极大的浪费。以村为单位,人平荒山不到两亩,以及划给社员的自留山限86年绿化,逾期不造林的,乡政府有权征收绿化费,有权收回自留山证,有权招标组织绿化,山权所有者与自留山使用者,不得阻挠。
  各种形式的林业承包,山权仍属集体。经营者在承包期内有经营权、继承权、林木折价转让权,依法采伐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处理林木权。所有权益受法律保障,对破坏和侵犯永包者权益的行为,必须受到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受到法律制裁。集体和承包者,都要履行合同的严肃性,不得单方面更改合同,违反合同的要负经济赔偿责任。
  千家万户,要立足自力更生,但由于林业生产周期性长,国家给予适当扶助是必要的。因此,原规定荒山全垦造林每亩补助七元不变。为了加快南浔铁路、公路两侧山场的绿化,从1984年9月,起至1986年底止,两路沿线两侧规划范围内的山场,个人和集体成片造林50亩以上,每亩增加扶助费七元。人工老头林深挖抚育后,每亩扶助施肥款十元。残次林补植按株折算面积,每亩扶助五元。
  时代赋予我们绿化永修、治理南浔铁路、公路沿线两侧山场的重任。我们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完成这一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深入学习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扎实地开展绿化祖国运动”的指示,积极包山,振兴林业,为把永修建设成山青水秀鱼米乡、农业翻番展新颜的绿色园地而奋斗。
  (发至村组请张贴)
  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日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