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社会新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58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社会新风
分类号: K892.45
页数: 2
页码: 562-563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永修县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良好社会风尚和道德传统,包括勤劳俭朴、淳厚善良、敬老爱幼、团结互助、见义勇为、崇尚真理等品质。通过“学雷锋”和“五讲四美”等精神文明活动,全县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展现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此外,还介绍了全县开展的“为您服务”活动和“五好家庭”评选等情况,以及获得的荣誉称号和文明单位(村)命名。这些活动和荣誉反映了永修县人民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关键词: 永修县 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风貌

内容

我县人民勤劳俭朴,淳厚善良,敬老爱幼,团结互助,见义勇为,崇尚真理,富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
  1963年开展“学雷锋”活动,好人好事蔚然成风。1981年,又开展了以“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五讲四美”精神文明活动。各行各业,从儿童到老人,从城镇到乡村,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舍已为人、爱护国家财产、揭发坏人坏事、拾金不昧,无偿照顾孤寡老人……等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如恒丰农场二十一岁的女青年黄杏娟,为抢救国家财产和遇险的战友,奋不顾身,与洪水搏斗不幸牺牲;吴城镇青年范其珠三次舍身抢救都昌县不慎触电的女青年,将她被电线吸住的手臂拉脱,女青年脱险,范自己却触电献身;吴城镇大同村群众集资为孤寡老人兴建一所240平方米的敬老院。
  1984年在全县开展了“为您服务”活动,参加人数7,117人,做好事15,000余件。全县被评为“五好家庭”(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好;努力学习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好;投身改革,完成工作、生产任务勤劳致富好;移风易俗,破除迷信“五讲四美”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家庭和睦,邻居团结互助好)的有4238户,其中被评为九江市“五好家庭”的七户。获省“三八红旗手”称号的5人。县政府命名“文明单位(村)”81个。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