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54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文物
分类号:
K86
页数:
2
页码:
483-4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文物主要来自出土和民间收集,包括瓷器、陶器、铁器、铜器等各类器物。其中,魏源墓和南朝梁墓的出土文物具有历史价值。
关键词:
永修县
文物
出土文物
内容
出土文物
1965年,赵时洀墓出土宋嘉熙四年(1240年)“赵时沩暨曹氏塘记”石碑。志题“宋故赵监元曹夫人塘记”,志尾署“孝子若柟泣血谨记,内侄迪功郎瑞州高安县主管薄曹大同填”。石碑高158厘米,阔39厘米。墓内出土青白瓷器盖瓶四只,瓷盖一只。史载:赵时洀系赵宋宗室,属魏王赵廷美第三子颖川郡王赵德彝之后裔。
1972年3月,由省博物馆清理魏源墓。墓位于易家河黎家山。墓前有石翁仲、石马和汉白玉神道碑等。墓为石构单室,卷棚式;墓门用青石凿成兽首唧环双扉枢轴式门。墓室早年被盗,仅出土仿龙泉豆青瓷三件:瓷烛台、瓷瓶、瓷碟,均刻暗花纹,造形新颖、精巧、秀丽端庄。
1975年11月,杨家岭发现西晋墓葬。墓系卷拱三室,各室之间用小卷拱隔开。墓墙多饰网线纹,对角几何纹。部分墓砖上有“雷天有”铭文。随葬器物除铜鐎斗和铜盆外,尚有青瓷器,计圆形谷包一件,钵六件,罐二件,盏三件,水井、臼、灶各一件,滑石猪二件,牛、羊、狗、鹅等物和厕所模型各一件。
1975年初,在马口乡盘山胡村附近平整土地时,发现南朝梁墓。出土器物有。青瓷八系盘口壶一件,青瓷灯、烛盏托各一件,青瓷杯、碟各一件,青瓷鐎斗一件,青瓷盘托三件,足炉一件,青瓷玉盅盘一件,青瓷灶一件,四乳四禽纹铜镜一面。其中青瓷灶,高11厘米,长12.4厘米,宽10厘米,一端作船首形。灶门锅甑之间隔一道挡墙,灶上置锅甑,锅内有小勺;灶旁右侧立一人,双手张开抹灶,作烹调态,发作双髻;灶门左置一人发作双髻,双手交叉于胸前,右置水罐;灶内置一长一短柴火两根,长的露灶门外,给人以正在燃烧之感。该墓具有断代参考衡值(以上出土文物均藏省博物馆)。
1983年,在虬津荷岭宋代利氏夫人墓中,出土瓷器三件及墓碑两块。
1984年,在八角岭砖瓦厂附近出土约东汉时期陶器三件。
民间文物
1982年,省文物商店来我县收购瓷器、木器、铁器、铜器、古书画等各类文物一千多件。
1982年,全县开展文物普查,至1983年年底结束。共收集19种印纹硬陶片及石斧、石短石钻、石刀、石铲、鼎足、陶器皿、铁器、瓷器等共200多件。登记民间古书画、铜器、瓷器玉器、陶器等文物120余件。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