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章 艺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修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30000536
颗粒名称:
第五章 艺文
分类号:
I218.56
页数:
32
页码:
451-4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修县艺文情况,分别记述了著述目录、艺文选的等。
关键词:
永修县
艺文
著述
内容
第一节 著述目录
古代书(篇)目选
永修县古代书目选表
第二节 艺文选
韵文
建昌江
唐·▲.白居易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好似当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过云居寺玄福上人旧居
唐·▲皮日休
重到云居独悄然,隔窗窥影尚凝禅。不逢野老来听法,犹见邻僧为引泉。龛上已生新石耳,壁门空带旧茶烟。南宗弟子时时到,泣把山花莫几筵。
赠毛仙翁
唐·杨於陵
先生赤松侣,混俗游人间。崑阆无穷路,何时下故山。千年犹孺质,秘术救尘寰,莫便冲天去,云雷不可攀。
祠祭毕因题临淮公旧碑
唐·杨嗣复
斋庄修祀事,旌旗出郊阐。薙草轩墀狭,涂墙赭垩新。谋献期作圣,风俗奉为神。酧酒成坳泽,持兵列偶人。非才膺宠任,异代揖芳尘。况是平津客,碑前泪满巾。
建昌晚渡
五代前蜀·▲韦庄
月照临官渡,乡情独浩然。鸟栖彭蠡树,月上建昌船。市散渔翁醉,楼深贾客眠。隔江何处笛?吹断绿杨烟。
和黄山谷游云居作
宋·▲苏轼
一二行行到赵州关,怪底山头更有山。一片楼台耸天上,数声钟鼓落人间。瀑花飞雪浸僧眼,岩穴流光映佛颜。欲与白云论心事,碧溪桥下水潺潺。
登云居作
宋·▲黄庭坚
瘦筇扶我上棱层,眼力穷时脚力疼。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鼓月边僧。四时美景观难尽,半点红尘到不能。白发庞眉老尊宿,祖堂秋鉴耀真灯。
咏李公择山房
宋·▲王十朋
涉水穿云一径纡,朱砂峰下访僧居。鸟啼蝉噪更幽处,中有人藏万卷书。
寄李公择郎中
宋·▲秦观
节旄淮畔脱秋风,忽跨鲸鱼上碧空。华秀两跗当重露,文成五色在高桐。江南久说衣冠盛,廷右仍瞻礼乐隆。朝觐既升淮海见,漉漉雨雪自消融。
温泉
宋·▲王安石
寒泉清听永,独此沸如焚。一气无尽夏,诸阳自废口。人游不附火,虫出又疑冰。更忆骊山下,铿然雪满塍。
吴城山
宋·▲文天祥
龙行人鬼处,神在天地间。彭蠡石奢出,洞庭商舶还。秋风黄鹤阔,春雨白鸥闲。云际青如栗,河流接海山。
题云居寺壁
宋·圆悟
不到此山游,不识此山美。此山雾腾云,明月一湖水。
望湖亭
明·▲解缙
吴城隄上草萋萋,楼观苍茫曙色微。一自英雄争战后。两川鸥鸟自忘机。青山拍拍风沙满,红叶萧萧浦树稀。遥忆故乡何处是?望湖亭下有渔矶。
朱王袁李四子获儶口占赠之
明·魏源
三年大比拨群英,一榜修江得四名。朱坦能文才弱冠,王澜积学久驰声。奇才堪羡袁均哲,新进尤夸李肃成。老我无能双鬓雪,诸公衮衮继登庸。
桂影池亭
明·徐中素
争折郗林桂一枝,金风翠水觳纹奇。天香浸出秋波色,疑在广寒官里时。
东郭农耕
明·许延邵
脉脉春泉浸黍苗,雨蓑烟笠满东郊。老农亲授田家诀,早种深耕获自饶。
云居拥翠
明·徐中素
一片苍霞迭紫烟,朝开门径翠微连。寒岩多在云堆里,会有钟声出树边。
修水环清
明·徐中素
百里修江一派清,渡头来往任舟行。寄言白首垂纶者,任钓鲈鱼莫钓名。
莲舟夜月
明·徐中素
荷叶荷花一镜秋,那堪凉月照孤洲。香风暗逐凌波去,不学吴娃荡桨游。
戊辰四月五夜二更风雹雷电交作
明·熊德阳
今夕风何怪?霖雷继晦明。雹穿茅瓦漏,风折树林倾。疑地身翻痒,将天意不宁。虽云一方事,谁为报琴庭。
是年间九月廿五日,大路喝毙行者三人,廿六夜风云大作,行者冻死无算,江东西所在,鱼死俱浮水面,此变未之前闻。
柳渡春烟
清·▲蒲秉权
春江烟柳碧毵毵,春水烟波照蔚兰。春燕也知春色好,妬石红欺绿语呢喃。
石鼓峰
明·熊德阳
友麋藉草恰藏身,镇静浑忘宇宙春。自奏钧天呈响后,不将声色骇时人。
五龙潭
明·戒显
瀑泉今古说庐台,顿向云居绝顶来。潭擘五龙时怒吼,势摧三峡更喧逐。横奔月窟千堆雪,倒轧天河万道雷。锁断欧峰悬白练,遥看珠网挂层台。
佛印桥
明· 戒显
苏黄胜迹照层巅,佛印风流万古传。丈室久沉明月面,石桥犹锁碧溪烟。开先瀑目虬松册,扬子江心玉带悬。更有云居佳话满,一生心事醉湖天。
杨津渡
清·张回澜
江头系马探春回,绿柳千条夹岸栽。唤渡朦胧闻橹响,和烟带雨送船来。
桃源洞
清·张回澜
花源旧记武陵春,消息曾通一问津。此处有津谁更间,渔郎原是半仙人。
馆苏坊
清·江炯
禅戒前生梦幻茫,文星正聚馆苏坊黄山谷舅氏,建昌李莘、李常。而建昌洪朋、洪芻、洪刍,洪羽又山谷妹倩,进士洪师,民之子也。非关赵宋多才子,最忆分宁有渭阳。日涉园集名,建昌李彭著,裁笺作答,雷塘建昌进士洪待用书塾牖寄谱成香洪刍著香谱。葆祠塔巷准提菴见说还菹藻,绰楔千秋定不忘。
壬戌水灾
清·袁懋芹
春苗丛似漆,旦暮思秀实。洪水忽淹沕,十亩收无一。一收贱如土,难以足官赋。且莫雇甑釜,饥肠待秋补。秋稼如春好,旱车役少老。处暑天河倒,一夜平畴潦。黍粟已黄萎,田塍争半趾。呼天乞雨止,免教如春水。春荒望秋收,秋荒乃绝救。壮者堪出走,可怜沟壑叟。
赠燕将军叔谦
清·李凤翥
宝马貂鞍出帝都,书生今巳握兵符。宫袍柳染垂金镫,骑卒云屯挽角弧。昔日草茅方管乐,斯时廊庙见孙吴。幽燕原是肇封地,好建奇勋继召谟。
莲花城
清·元鹏
空盘岩谷到城渠,万壑楼台瞰十虚。五叶凤麟腾祖窟,六朝烟雨绘僧庐。芙蓉翠削鸿濛拥,雉堞山开混沌余。尤快地灵呈幻力,华心擎出古皇居。
罗汉墙
清·元鹏
运筑坚墉曰应真,伞居匡众策功频。垣垒带砺风幡影,藓剥方圭鹳鹭春。铁石千辚鞭华斧,天城半落涌湖轮。鸳行环障云端上,不问中原汉与秦。
明月湖
清·音住
应是圆湖爱上流,不然奚涌此山头。泉飞雪练三千丈,月吼云居四百州。空谷冷吞冰峤古,乱峰擎出石盂秋。寒光吸尽归何处?万壑奔雷一镜收。
钵盂峰
清·音住
钵盂云捧万峰巅,惹得师僧望眼穿。湖面洗来龙怖影,翠囊收贮雨余烟。藏于岭外谁能掇,挂起岩头妙不传。松粉任教狼藉甚,古今函盖梵王前。
无心杏
真可(注一)
有实无心事最真,难将此语对旁人。只须自己亲尝嚼,始信欧峰别样春。
云居石船
音明(注二)
渡生已毕似闲舟,恒泊云湾溪水头。不住中流藏此壑,何年撑出竹林秋。
洼一、二:作者朝代不明
重赴鹿呜宴
清·郭祚炽
颔珠共说探来难,曾听骊龙睡未残。当日那知名字贵,重来真觉管絃欢。风檐泪忆三条烛,雪鬓心余一寸丹。若使据鞍能顾盼,马蹄偕计踏长安。
尚书山房
宋宝庆丙戌李文定
清宰公曹豳建
清·江炯
柱下菁华太史聃,又推公择九千函。匡衡抗疏青苗法,刘向传经白石庵。蜀朔分来三党异,坡涪谪后一枰谙,山房仰止西门外,夏草秋林何处探。
二吕故里
清·江炯
诏从侍御录英豪,见考亭渊源录二宋魁名二吕高。吕焘弟焕理学已为鹤鸰应文章何必凤凰毛。东菜子约宗门炽,伯量西园里閈褒。石井驻时闲眺望,宅边松谡老鳞涛。
云居山
清·常慧
半肩风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岩。刚出岭头三五步。浑身都被乱云埋。
径行仿佛近诸天,月上山衔半缺圆。听得上方相对语,星辰吴阂五峰巅。
庚戌修江看竞渡
清·李道泰
织水棠舟凫翼轻,榜歌唱澈修江城。翻将烟树双涯影,拥入云天一幅青。自是回澜还有手,多因狎浪不关情。队中夺得锦红遍,三十六桡照彩明。
罗汉塔
清·赵之俊
十八神人天一乡,托迦游戏到云房。南台飞像当年异,西岭遗痂今日香。青眼到逢新慧了,庞眉再接旧缘长。浮图晚映霞栖处,颜色犹疑见上方。
云顶田
清·赵之俊
一犁春雨万峰巅,霄汉何人事耦耕。稻秫不须谋栗里,桑麻到处即桃源。牛郎果见来天上,布谷分明向日边。若是青畴需灌溉,银河平挽月湖前。
雪晨
王环心
一阵朔风,吹动了满天雪花,
凄凄蒙蒙,清透了我的心胸。
好大权威的雪花啊!
一霎儿把地球更换一副面容了。
但是,我却也很感谢你,
感谢你送来了无际的光明,
消灭了大地的污秽!
多好的太阳啊!
请你别要来到地球上罢,
你若来了,那么一切的腥血秽浊,
都要被你窥探破了。
1923年1月24日 上海
原载《海上棠棣》
雪花(儿歌)
王环心
北风起,黑云飞,雪花飘飘入我衣,
入我衣,入我衣,湿了旧衣有新衣。
只有穷人命真苦,破破衫儿没得披!
1922年3月10日
感怀
张朝燮
青天万古月,夜半照我行。宇宙无穷极,人生有古今。真理竟茫灭,世交乃可惊。为是凄凄者,感我动沉吟。
宇宙无穷极,人生乃微茫。吾身自何来,而亦竟何往。高楼万古月,夜半照我床。为是凄凄者,感我寸心伤。
念奴娇
送别
张朝燮
茫茫荆棘,问人间,何处可寻天国?
西出阳关三万里,羡你独自去得,
绰约英姿,参差绿鬓,更堪是巾帼。
猛进猛进,学成归来杀贼!
试看茫茫中原,芸芸环宇,频年膏战血,
野哭何止千里阔,都是破家失业。
摩顶舍身,救人自救,认清吾侪责。
珍重珍重,持此送你行色。
1925年11月25日
长相思
张朝燮
约看月,来书言,七月十五月团圆,忧思两地煎;寂寞夜,晚风、前,玉臂寒念应谁怜,飞梦到郎边。
王环心狱中诗
世事本如云,
我愿桃花逐流水,
我生自有用,
且将头颅击长天。
淦克群狱中诗
我有一片心, 无人共与说。
狱中生涯黑魆魆,思念乡国只有向明月。
过九江
蔡会亭(注)
愁闻各国聚浔阳,折戟沉沙古战场。愿借东南风一助,不知那个是周郎。
过鄱阳湖
三百鄱湖接太空,往来船舶共称雄。无端炮火连天演,文武贤能岂尽聋。
共和两载复操戈,出入强邻怪语多。大好河山皆破碎,龙泉十万剑锋磨。
(注)蔡会亭又名蔡联洪,永修人。曾任北洋军阀政府北京银行稽核等职。
浪淘沙
云山
邵式平
云山万丈高,青烟束腰,襟带龙风千里飘,风景独数这边好,物华丰饶。
建国要勤劳,集体英豪,同心同德论略韬,意气风发脱颖出,请看今朝。
回江西
肖克
一九六九年孟冬作于赴云山途中
我从江西来,又回江西去。昔日草鞋行,今朝飞车还。轻装怀马列,悠然赴五七。战地黄花衰,孟冬西风疾。云山赋归欤,老骥今伏枥。
后记:一九六九年孟冬,我乘京沪特快去江西永修云山农林部五七干校 想到江西时期的伟大斗争,百感交集,遂奋力疾书此诗。一九七二年春,奉命回京,今又到云山,己十年矣,特将此诗书赠云山诸同志。
云山记游
肖克
云山在望幸重游,崖岸清泉不断流。水打电机山欲颤,明星倒挂小山沟。
散文
顺济庙石砮记
宋·▲苏轼
建中靖国元年四月甲午,轼自儋耳北归,舣舟吴城山顺济龙王祠下。既进谒而还,逍遥江上,得古箭镞,槊锋而剑脊,其廉刿可爱,而其质则石也。曰:“异哉,此孔子所谓楛矢石砮,肃慎氏之物也,何为而至此哉?”传观左右,失手坠坠于江中。乃祷神愿探得之,当藏之庙中,为往来骇心动目诡异之观。既祷,则使人没求之,一探而获。谨按《禹贡·荆州贡》砺砥砮丹及箘簵楛;《梁州贡》璆铁银镂砮磐,则楛矢石砮自禹而来贡之矣。然至春秋时,隼集于陈庭,楛矢贯之石砮,长尺有咫,时人莫能知,而问于孔子。孔子曰:近取之荆梁,而远取之肃慎,则荆梁之不贡此久矣。颜师古曰:“楛木堪为笥,幽以北皆用之。”以此考之,用楛为矢,至唐犹然;而用石为砮,则自春秋以来莫识矣。可不谓异物乎!兑之戈垂之竹矢,陈于路寝;孔子履藏于武库,皆以古见宝,此矢独非宝乎?!顺济王威灵,南放于洞庭,北被子淮泗,乃特为此出此宝,轼不敢私有,而留之庙中,与好古博雅君子共之,以昭示王之神圣英烈,不可不敬者如此。
云居山重修真如禅院碑记
宋·▲晏殊
山岳配天,庐阜标其秀;江湖纪地,彭蠡擅其雄。盘址崔嵬,层渊秘邃,中画郡国,外罗邑居。灵真之所回翔,川涂之所冲要。宽柔有教,世号南方之强,戒施俱修,俗虔西竺之化。由是瑟萏净侣,雾集乎郊坰,丽跋仁祠,棋分于都鄙。云居山者,建昌之胜境也。前控漳水,左界庐峰,崇峦隐其造天,复岫森其蔽日。外壁立以千仞,中坦然而一方,油云郁纷,阳林以之昼瞑,积雪凝沍,阴谷子焉夏寒。真如禅院者,兹山之净土也。枕倚岧峣,盘据平敞,超彼色界,屹如化城。焕百宝之庄严,压万景之明灭。香花襞积,十善之人是依;象马纷纭,六和之众攸集。其始也,唐元和中有高僧道容,渡杯游方,顿锡兹地,少林只履,既谋于定居,祗园侧金,乃兆乎缔掏。容师去世,其徒全庆,全诲续而住持,譬为山一篑之功,不止起于累土,九层之业已成,影像倏其云亡,轨躅沦其莫嗣。中和岁,道膺禅师者,得洞山之密契,为南宗之伟人。始居庐陵,化道弥盛,将赴贵池之勤请。适届豫章之大藩。时南平钟王傅素仰道风,方持戒律,摄衣延见虚左相待,亦既接弥天之妙辨,且欲驻出世之高纵。会此邑人,与本院僧徒等,诣府抗辞,请扬真谛。南平即日欣然许之。黑白欢迎,人天景从。登狮子之座,抚纳众生,宣海潮之音,开导群品。南平于是奏赐额曰龙昌禅院。津梁大辟,星纪载更,将示民于有终,俄与物而共尽。南平叙其遗懿,闻于帝庭,诏谥曰:弘觉大师。继师之化者日道简,继简日道昌,继昌日怀岳,继岳日德缘,继缘日怀满,继满日智深,继深日清锡,继锡日义能、继能日义德,一灯是续,十代于兹。既而世变风移,人忘玫息,虽灵光之制,岿然独存,而矍相之宾,去者过半,禅枝摧其落荫,觉路浩其扬尘。时道齐禅师居洪井之双林,传法灯之要旨,梯航所会,遐迩争趋。僧众等越境致恭,愿移法帘。师亦卑让不获,濡足来暨。凭五衍之轼,正道有归;航六度之舟,迷津响附。听一音者如聆韶箾之韵,翕纯而自怡;霑一雨者如沭睢涣之流,藻缋而增丽。鸿荫既广,胜幡既扬,复归其真,无怛不化。今禅师契环实奉遗旨,绍宣法轮。环禅师智乃出家之雄,心存接物之志,佩菩提之密印,悟佛上乘,传达摩之信衣,仍当世嫡。真风一阐,名流四臻,提倡丛林,作归救之所;宣扬义海,无戏渝之讥。由是三江繁会之区,比屋富饶之俗,倾依大士,想像能仁,修饰伽蓝,期追二梵之福,喜捨珍藏,靡恡万金之材。度木也,取祖松甫柏之良;挥匠焉,得班输王尔之妙。萃之以日力,鸠之以岁功,即旧以谋新,其规益壮;因高而俯下,其制增严。斤斧挥风.筌绳揆景,丹粱画拱,矗虹蜺之蜿蜒;缥瓦朱檐,烁鸳凤之腾跛。髹彤焕烂,琳碧青荧。广厦重深,坐迷于凉燠;清陨窬窱,倏变于朝昏。夫其秘殿森罗,金容海藏之攸设,华堂溶敞,宿德缁流之是依。门闱洞开,楼观岑立,馆库爰辟,于以峙乎糗粮;浴室宏披,于是涤乎尘垢。宾馆在塾,津桥亘途,山泉脉引于通沟,石磴环周乎翠潋。莫不经营有渐,轮奂增华,易圭律者二十秋,登奥阼者五百室。矧良畴别墅,并列于郊坰;而峻宇重扉,成新乎制度。信所谓广大悉备,规模宏远。华鬘宝相,永藉于闲安;白足方袍,长资于晏坐。丰功博利,罔不宣臻。洪惟圣皇丕阐元化,敦崇像教,奖贲空门。大中祥符元年,诏改赐今额。芝泥玉检,降泽云霄;银榜璇题,生辉岩谷。足以表昌辰之崇奉,增率土之归依,彰胜果于妙严,赞景业于无量者已。夫道靡不在,谅周于大方,民罔常怀,实宾予众善。若乃起居净界,深证于真常,迥入尘劳,广施于饶益。如环师之精进,复出于等伦,抵璧捐金,仰资于佛事;移风易俗,渐暨于度门。如此方之信向,特越于思议,宜乎高岸为谷,壮丽之功不骞;大海扬尘,鸿明之福常茂。予缮性非利,属辞罕工,风波之涂,方悼于沦滞,虫篆之作,徒肷于赞扬,避命不遑,濡毫增愧。铭日:兜率储精,迦维降灵,身超十地,智广三明。揭披戒品,宣兹法乘。揄扬善利,济度群生。奏入汉阁,经传中夏。仰式佛土,竟崇精舍。想像青鸳,形容白马,制轶耆山,功超鹿野。江阳旧壤,富亭奥区。屹乎翠屺,回若仙闾。招提是讬,肹蠁潜扶。谷鸟衔供,山祗让居,奄宅一方,代有名德。大海为藏,圆珠在械。忍草林滋,狂猿槛匿。泡电徒奔,雷云岂息。绍我正法,惟吾导师。腾凌慧日,茂蔚禅枝。续佛寿命,作人轨仪。四生是仰,八部为依。长者参禅,都人预会。闻法施金,投诚献葢。喜拾珍玩,增修梵界,雾委珠璎,星罗宝贝。瓌材致用,良工效奇,辨方审曲,测景裁基。彤镂土木,贸迁岁时,聿成大壮,有焕新规。华闼崇啐,雕楹巨丽;伉若神运,孑如翠致。宝像荧煌,华钟沸渭。无量之缘,于兹具备。天垂紫诏,帝锡嘉名,煌煌宝篆,肃肃高甍。真祗翊护,雅俗欢荣。常资妙善,以赞隆平。净众依投,编氓向慕,道阐八正,人亡五怖。劫石有尽,溟波有驻。惟此丛林,湛然常住。
四代孙晏大正重书勒石
重修望湖亭记
叶一栋
吴城,楚尾也,而吴头枕此。两水夹流,一山峙立。乃西山逦迤,北脉之归宿处也。固洪都之锁钥,丽江右之巨镇。于是乎寄上有亭焉,曰望湖。何代创,何人建,书缺有间矣。有日,周瑜练水军于鄱阳湖,望上游雉堞壁立,疑为城,抵岸皆山也,曾即其巅而亭之;有日,许旌阳抵海昏斩蛇后,旋登此巅而望湖焉。而于古图志无可考,但付之所闻异词云耳。至中丞董公记云:据人言,昉自晋太康元年,因建神惠庙,庙前创经堂寺,庙后构亭,以供游览,仍援。相公廉记有建置沿革,未悉之文。按亭峙山蓝,由庙而左旋为亭,自亭北折而西为庙,与经堂寺相迳庭。是门户各埒,非同赑屃明矣。则杨公记足为实录可知矣。大约地之传不传于地传于其人。而吴城之望湖亭,得与江城之滕王阁并传为名胜,至今不替,知其有得于贤当事培葺,名士夫歌咏之力居多。粤长公还自儋耳。而登亭赋诗,亭之名特著;明怀宁李公,接修废坠,而亭之基始坚。亭虽嚆矢于前,由宋而明,能承权舆乎?且稽此地,固汉海昏仓廒所也。太平兴国六年,始隶南昌,分属新邑。余祖初迁于此时,居民鲜少。南自黄土墈,北抵小白岗,蜿蜒三里许,前后河街,店屋百十数耳。丘阜间,居屋塚墓相错。支祖时用公瘗于小白岗巅,即今望湖亭之来岭也。遭宸濠变,迁葬予墨庄,其地与陇怖为睢阳庙。嗣是神灵阐应,出入鄱湖者,酧赛鳞集;商贾辐凑,烟火繁而阚阆蒙。市厘萦叠,几无隙地。而兹亭之游观益盛,如是者有年。随得觉山杨公砌石岸以固亭址,重加整理,虽规制未宏,实于亭有再造功。里人构堂奉之,亦甘棠思召伯,畏垒祝庚桑,志不忘与l如是者又有年,今则倾圮殆甚。本里之绅士、土著并商贾等,目击情殷,欲修举而维新者久矣,特未得贤大夫主持之。今幸逢山阴徐公,以名进士任吴城司马,因各愿捐费为修葺计者。进而请命,公允其议,率水师李君、巡司卢君与镇人士,举从前栋、楹、梁、桷、板槛之腐朽,瓦甍石柱磉阶之破缺者,而悉空之;凡铲刈移草,扫涤瓦砾,残石突怒者涂之,古墓暴露者瘗之,坳洼嵌嵌之状尽平之。于是山木立,冈脊显,而古碑存。爱废故址而修之,鸠工庀材,革其故,鼎其新,共襄厥美,以宏厥制。而台阶缠连,檐宇虚敞,周环以垣,规模则有加于前焉。以壮一镇之观,撷八方风景之秀,罗两间物象之奇,端不外是。至于松镜谷帘,东西掩映;匡峰、蠡水,上下逢迎;芦潭焦尾,点缀者芳洲。星渚珠玑,辉光者别浦。斯亭则又有独擅其胜者矣。若乃春波凝绿,夏雨跳珠,秋月悬光,冬松倒影,登斯望者有不心旷神怡,镇日流连而不能去者乎!独是莫为之前,虽美勿彰;莫为之后,虽盛勿传。故堂开平山,芳传六一,堤筑西湖,美纪东坡。今我徐公,复前迹而焕新猷,四时生色,直堪比美。余知日后者,谈西江游观名胜,接滕王高阁而首屈指者,必此望湖之亭矣。余生长于此,惜亭之废,幸亭之兴,行将偕都人士于杨亭之上,拓湖亭之旁,共构徐公亭一座,以志不朽,是为记。
募建云居大殿疏
清·戒显
云居古寺,历代祖庭。五宗在此雷轰,诸方共所翘仰。佛印之声光未泯,苏黄之翰墨犹存。道膺、道简,宗开洞上,高庵大慧,法振扬岐,以及法眼群英,龙骧虎骤.云门诸老,玉振金声。圆悟称为“天上云居”,佛眼亦谓“甲于江左”,虽则奇闻,实非虚语。信象窟之蓬壶,而狮林之弁冕矣。第自诸缘老宿,奉神庙敕重建以来,岁月浸久,屋宇渐倾。昔年缔抅虽系钜材,山顶高寒,全殊平地。冰霜严于剑戟,风雾烈于雷霆,以致佛殿僧寮,咸忧圮坼;斋堂庖湢,悉虑崩摧。且以锦绣琅函,颁自御府;铁瓦藏殿,冠乎西江。掾因差脱而星疏,经渐淋漓而腐败。其余从屋以逮重楼,四时雨灌,则室内成河:万壑雪飞,则床头积缟。峥嵘祖席,致贻龙象之悲;奇突名蓝,隐切荆榛之患。匪因巨辟,孰见改观。兹者某禅人发真实心,立坚固志,誓以苦行,力为鼎新。惟塔寺之庄严,乃佛法之标榜,即小菴小院,尚宜创宣修,况云居巨刹,天下禅观。云岭摧罗汉之田,峰顶漾月湖之胜。石鼓耸于天半,钵盂拱于当门。赵州关石阙俨然,佛印桥玉虹如故。禅流共聚,属四海之英贤;古迹相传,擅千年之奇秀。忍看颓败,不念绸缪?岂惟海众云笠难安,抑且檀越福田奚种。所觊乘愿宰官,具信长者,念兹胜地,慨发喜心,倾湘水之资财,舍钟山之屋宇,共图丹蒰,立致辉煌。泽留祖刹而无穷,碑勒名山而不朽。愿恢植度,请着先鞭。欧峰高顶,天半孤村,与云雾而同居,几星辰之可摘。资粮固罕,器用尤艰,高庵之大碗无存,佛印之铜盆久废。煮来金牛饭,时愁镄钵之盛;烹出赵州茶,难得玻璃之盏。某禅人欲募千僧磁碗,用严万仞云居,龙象无穷,先备五千之数;琅涵有据,聊成一藏之缘。又以虚碗回山,胜心未满,思营妙供,以结奇缘。瓦盆以荐羹,笑云厨之太陋,银碗里盛雪,又冷淡乎一堂。斋与器而栩成,两彩并赛,法同食而俱转,一串皆穿。怨口脱丘,幸饶州之不远,索而奉器,必仙院之有人。菩萨子请吃饭来,切忌云讨甚么碗。
张朝燮、王经燕烈士书信摘录
张朝燮
玉如: (即王经燕)
……对于年老母亲,年幼的小孩子,固然要挂念。而同时对于社会上一般受压迫的民众,尤其应该放在心头设法拯救。世界上和我最亲密的莫过于自己;虽父母之亲密,小孩子之亲密,亦不能比。现在的我是陷在社会问题之中,要救现在的我,只有设法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同时,我的父母和小孩子亦均在社会问题之甲,要救我的父母和小孩子.也只有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因此,所以我们要抛开父母和小孩子而到社会上做事,因为只有努力社会事业,虽则表面上是抛开了他们,实际上是为拯救他们救我,救社会上一般被压迫者呵!我们这般的理论是不错的呵。
我现在以诚恳的态度,教训你几件事,希望你能接受。如不能接受,亦希望你把不能接受的理由告诉我。一、你要了解,我们个人本身的利害是包在被压迫民众的利害之中的。所以我们应以被压迫民众的利益灾害为利害,不能以个人私已的利害为利害,个人的利害与民众利害相冲突时,应该牺牲个人的利害。二,要接受同学的批评,团体的批评,一个人不能无错误,错误如能知道,如能改悔,这是有用的人。团体批评我的错误时,我如有理由答复他,则可当时答复(答辩与解释),如无理由答复时,则应该自己承认错误,并且以后痛改这才是我们的真正同学。三、我对于某事有某意见,就要充分发表,万不可缄默不宣,但一经决定采用何种意见,我们即应照决定之意见去做,万不可因为我的主张不同,我便反对。教诫(戒)你的话,一次有这多,想也有了。再谈别的吧。
淡林
若娃同学: (即王经燕)
我的同学,我读了你写的这封信,我是非常欢喜的;因为你进步了,因为你晓得无谓的牵挂是毫无价值的;因为你晓得你的感情太浓厚了,妨害你的工作。但是注意,这并不是叫你与感情绝缘,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过我们要把感情纳上正轨。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感情也要社会化,不要把对于私人的感情的热烈,超过对于团体感情的热烈。
你的同学淡林
1926年2月7日晚
王经燕
淡林,亲爱的同志:
……你因工作忙碌,竞将个人的感情抛弃,这是你如何的特长呵!同时也是我所佩服的。但是富于感情的我,终不能受你半点的影响,以致于去年寒假时,使我受莫大的痛苦。为的是怕你遭不幸的事情。假使是理智过强,决不至于走入那种缘途。这是被感情所盲目吗?我以为不是的。虽然人人都知道牺牲是我们革命者所不能免,我们革命成功也就是由牺牲而得来的。没有流血便没有成功之日。因此,一个革命者的死值不得我们悲哀。只是加上了我们重大的责任,这样才真正了解我们一个革命者的任务和应尽的职能。但是在事情上是否人人都能做到完全把自然的感情立刻消灭,恐怕有的人不能吧!除非到了最高革命程度的人,可能避免这种自然的痛苦。我觉得这种感情的发生是有的,并且和革命的意志没有多大的妨碍。因为人是属于感情的动物,所以我承认那时的我并不是为情感之中盲目,而是必然的现象。在真正的感情方面说,实在只有这个时候表现的才能看他俩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
包含了很纯洁的“爱情”和最高的结合。所以我们不能说凡是厚于感情的人,不能说他就是被感情所盲目了而走入了迷途。不过也有这样的人,我们不能以少数人代表整个的。淡弟。你二号信上说我是被感情所盲目,这是我不承认的。可以这样说,感情甚的人,多受一点痛苦。假使是你或者不至于有此难受也,因为你是一个理智坚强的青年,使感情不至跑出理智范围以外,这确是你的特长。……
亲爱的同志,起来吧,我们共同的携手把资本主义社会上的一切障碍物和所有的一切罪恶通同把它扫除,打开一条新的光明道路,引导人们向那伟大的路上前进!这样才能救出一般歧途中的青年。我亲爱的同志,我们是特别负有这种责任的。好此时别了吧!有暇再谈。
此致
革命的敬礼!
1927.2.20于莫斯科草
你的同志荷心寄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85~2000年永修县的自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卫生、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阅读
相关地名
永修县
相关地名